這里是全球最大的蘋果連片種植區,這里是全球最大的獼猴桃產區,這里還是全國最大的奶山羊生產基地……這一幅鄉村振興的美好圖景背后,是陜西省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精彩答卷。
鄉村振興離不開金融的助推和支持。近年來,作為服務三農的國家隊、主力軍,農行陜西省分行耕耘廣袤三秦大地,把服務三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優先的位置,源源不斷地為三秦大地現代農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在助力陜西省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中彰顯責任擔當,取得了農民滿意、黨政支持、社會認可、自身發展的良好成效。
截至5月末,該行縣域貸款余額1272億元,凈增90億元,增速7.61%;涉農貸款余額784億元,凈增53億元,實現了持續增長。在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陜西銀保監局聯合開展的全省首次金融支持重點領域服務評估中,考核得分位居全省30家金融機構首位,獲評2021年度“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優秀機構。
服務重點領域“提速”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領軍銀行,農行陜西省分行心懷“國之大者”,堅定三農主力行經營定位,堅守“全行辦三農”經營理念,持續實施“縣域提升工程”,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果,全面加大重點領域貸款支持,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有效促進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農行陜西省分行創造性提出,在全行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示范行”,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全行服務鄉村振興質效再上臺階。該行出臺《關于渭南、延安分行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示范行”的實施意見》,從人員招聘、財務資源、信貸規模等多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和保障,在渭南、延安隆重召開鄉村振興示范行誓師啟動儀式,積極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模板經驗。選定30家重點發展縣域支行,明確定位為“服務鄉村振興示范支行”,在支持政策、考核辦法、幫扶責任方面出臺措施,推動重點區域優先發展。補充完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鎮120家、示范村210家,聚焦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延伸和深化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領域,探索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樣板。
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保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農行陜西省分行全面落實中省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部署要求,全力支持黃河流域水資源高效利用,為實現“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目標注入“農行力量”。截至5月末,該行黃河流域水利貸款余額70億元,較去年同期凈增超8億元。針對黃河流域水利建設項目,先后支持了引漢濟渭、東莊水庫、引紅濟石、黃河引水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針對黃河流域環境污染防治,先后支持了黃陵縣城區污水處理工程以及西安市閻良區、周至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等一批污水處理項目。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農行陜西省分行積極支持設施農業等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緊緊圍繞全省9大產業鏈,重點圍繞蔬菜、食用菌等重點設施農業產業,推廣復制特色產品模式,持續加大產業鏈上企業及農戶的信貸支持。截至5月末,該行蔬菜種植加工貸款余額近7億元,食用菌種植及加工貸款余額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4億元。
農行陜西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陜西分行將不斷加大鄉村產業、鄉村建設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扎實開展縣域業務專項服務活動,持續鞏固“縣域提升工程”,全面實現監管達標,努力打造市場份額領先、金融科技和服務手段領先、風控水平領先、品牌形象領先的縣域領軍銀行。
護航糧食安全“發力”
夏至時節,蛙鳴聲聲,夏蟬陣陣,訴說著豐收的喜悅。在經歷了一番忙碌的夏收之后,陜西小麥已基本顆粒歸倉,夏種、夏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農穩社稷,糧安天下。為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農行陜西省分行依托區域資源稟賦,緊盯42個糧食主產縣和旱作農業高產縣,以種業發展、重點區域、農業科技創新為金融支持重點領域,加大信貸投放,加快業務創新,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為國家糧食安全專項行動注入“金融力量”,全力護航國家糧食安全。截至5月末,該行糧食安全貸款余額28.8億元、凈增7.4億元,增速35.49%、高于縣域貸款增速27.88個百分點。
圍繞打好種業翻身仗,農行陜西省分行積極服務國家三大種質資源庫建設和優質種業企業發展,助力實施新一輪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持續加大對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企業、種子行業信用評價A級及以上企業等龍頭企業在陜子公司及項目,以及省內重點企業的支持力度,先后支持了陜西華盛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種子批發及育種企業發展。
農行陜西省分行圍繞區域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緊盯關中灌區噸糧田產業帶,渭北、陜北旱作高產玉米產業帶,陜南油菜水稻一體化產業帶和陜南、陜北高產高效馬鈴薯產業帶四大糧食功能區,積極介入“兩區”重點落地項目,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與聯系,準確把握項目建設進程、關鍵環節與金融需求,充分依托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服務模式,支持“兩區”范圍內高標準農田、水利灌溉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黨中央明確提出,要增強糧食供應鏈的穩定性、安全性。農行陜西省分行聚焦“產儲購加銷”等糧食安全產業鏈,加大對13個省內“中國好糧油”示范企業信貸支持力度,突出做好陜西糧農、陜西金沙河面業、國維淀粉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各地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糧食經紀人的融資需求,持續提高服務糧食安全金融服務質效。目前已累計向陜西糧農集團、陜西陜富面業、長安花等重點企業投放貸款9.8億元。
農行陜西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陜西分行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提升金融服務,助推農業科技發展,助力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糧食安全夯實基礎、保駕護航。
助力產業振興“加碼”
“當初如果不是農行的惠農e貸,我的豬場就倒閉嘍!”家住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橫現河鎮跑馬村養殖大戶和致富帶頭人周女士,看著新入欄的200頭仔豬樂呵呵地說。
據悉,前期因資金問題,周女士原本可養殖500頭豬的豬場,只養了不到50頭,經營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關鍵時候,當地農行通過惠農e貸及時發放貸款,幫她渡過了難關。
鄉村要振興,產業扶持是關鍵。像周女士這樣的農戶,農行陜西省分行自創新推出惠農e貸四年多來,已扶持了30余萬戶,涉及貸款超485億元,為陜西省鄉村產業振興注入了金融動力。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近年來,農行陜西省分行立足區域資源稟賦,加大創新力度,加快服務轉型,以陜西省“3+X”工程為著力點,全面推廣惠農e貸,解決農民貸款難、貸款貴、手續繁問題,為普通農民和新型農業主體發展生產、經營致富“貸”來了新活力。截至5月末,該行當年累放惠農e貸108億元,余額達142億元,較年初增加26億元,同比多增5億元,增幅22%,完成年計劃的102%。
為提升金融服務精準性,針對農戶散、小、融資難、效率低問題,農行陜西省分行將科技元素融入金融服務,圍繞關中及渭北原區獼猴桃、葡萄、花椒、冬棗,陜南烤煙、茶葉和中藥材,及陜北紅棗及養殖業等特色產業,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推廣綜合授信服務模式,通過系統自動審查審批,為農戶提供只跑一次,循環用信的便捷服務,有效提升了服務三農效率。截至5月末,該模式當年累放貸款74億元、余額89億元。同時,以陜西省委、省政府培育蘋果、羊乳、設施農業3個千億產業為契機,創新推出金穗陜果貸、錦繡前程貸等產品,目前金穗陜果貸余額42億元、受益農戶7萬戶。
要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針對縣域百姓金融需求場景化、線上化、個性化需求,農行陜西省分行搭建全新場景,優化百姓體驗,支持數字鄉村建設,積極打造智慧鄉村綜合服務平臺,提供便利化、綜合化、數字化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幫助提高基層治理和生產經營管理效率。截至5月末,該行建設縣域場景200多個,縣域掌銀客戶177萬戶,鄉村版掌銀客戶14.5萬戶,為農村居民提供全方位足不出村便捷金融服務。
篤志前行,雖遠必達。農行陜西省分行將堅持把三秦百姓美好金融需求作為奮斗目標,以高質量發展服務新發展格局,源源不斷地為三秦大地注入金融“活水”,在助力陜西省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新篇章中詮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責任和擔當,不斷為奏響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樂章貢獻農行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