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對于冷鏈食品來說,尤其是。
如果說年初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所有行業是一種撒網式打擊,那么,在進口冷鏈渠道陸續檢出的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則是對冷鏈食品市場一次又一次的傷口撕裂。
2020年12月12日至12月22日,鄭州兩個大型凍品市場因為疫情防控關停11天,近3000家商戶在銷售旺季無貨可發。
2021年,疫情防控已成常態化,如果進口冷鏈食品時不時被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市場、商戶及物流又該如何應對?
市場關停11天后,有商戶銷量直降50%
2020年12月21日,冬至,這是往年凍品市場冬天銷售的第一個小高峰。
韓美(化名)在家休息。這是她做批發生意20多年來,過得最清閑又最焦慮的一個節日。
說清閑,是再不用大冬天早晨6點多就必須趕到鄭州市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給客戶發貨;說焦慮,則是因為市場不開門,客戶等著要貨,而她只能在家等。
2020年12月12日至12月22日,整整11天,因為鄭州市金水區一家飯店所存南美白蝦外包裝抽檢樣本呈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惠濟區61個冷庫以及增益信基凍品市場、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被封閉,近3000家商戶暫停一切交易。
增益信基凍品市場常務副總經理王付強稱,關門的幾天,市場內149個工作人員、608個商戶全部做了核酸檢測,所有的進口凍品也做了核酸檢測。
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董事長邱新航表示,該市場有2000多家商戶,其中有五分之一賣進口水產,但因為“南美白蝦”事件,市場內商戶全部暫停一切交易,商戶和貨品的檢測結果也出來了,全部為陰性,貨品、冷庫、商鋪全部做了消殺。
一旦因為相關聯地區出現“陽性”而需要大規模檢測排查,關閉市場,對商戶和市場方來說,都是很難承受的壓力。
恢復了正常經營后,韓美的店鋪原來每天能銷售20噸至30噸進口冷凍雞肉,現在直降至10噸左右,和往年的淡季銷量差不多,十幾個員工調休了一半。
當下,雖然疫苗已經開始接種,但疫情仍然在蔓延。接下來的2021年,如果進口冷鏈食品時不時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從業者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
河南省肉類協會會長劉承信說,河南(主要以鄭州為主)進口凍肉的量在全國排前三,“鄭州價格”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整改、消殺、檢測的時間可以再短一些。
如果進口冷鏈食品時不時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該如何應對
2020年6月份以來,北京、遼寧、安徽、河南等10余省市,都曾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進口冷鏈食品為何會成為病毒“潛伏地”?
易流科技董事長助理、冷鏈事業群GR總監夏紅偉稱,低溫環境更利于病毒的生存和繁殖,而進口冷鏈食品的塑料包裝也有利于病毒的生存。
夏紅偉認為,2020年7月份之后,國內針對進口冷鏈食品陸續出臺了很多關于消殺標準、流程等的文件,在凍品新冠病毒預防方面明顯提高了一個等級。
2021年,如果進口凍品時不時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怎么辦?
劉承信建議,在口岸和海關環節加強檢測,要守住“國門安全”。當凍品進入國內后,可設置“過渡倉”或“過渡冷庫”,把所有進口的凍品集中在一起再進行檢測、消毒,確認沒問題后,再分撥給各市場。從各批發市場銷售給零售商時,批發商要進行登記,零售商進貨時,也要進行實名登記,以便追溯。
2020年12月30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通告”,自2021年1月6日起,在全省推廣應用“豫冷鏈”,消費者購買進口冷鏈食品要實行實名制。
而在2020年11月,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推出了“鄭冷鏈”。
今年進口冷鏈食品銷量會回暖到正常水平嗎
進口冷鏈食品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對銷量的影響會蔓延到2021年嗎?
劉承信認為,從短期來看,確實會造成銷量下降,但從長期看,2021年,進口冷鏈食品的消費不會減少。
最大的原因就是國內需求面臨缺口。
2020年12月21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消費者采購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非常低。同一天,中國疾控專家張文宏在央視新聞《相對論》節目中也稱,真正因為吃了冷鏈食品而感染的病例,可以說一例都沒有。
兩位專家的說法,給消費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委常務副秘書長劉飛稱,每年的12月份、次年的1月份,是中國氣溫較低時,這個時間段一旦過去,隨著老百姓消費升級,進口冷鏈食品的需求量仍然會很大,就會迎來持續性反彈。
是否反彈,能反彈多少,有兩組數據可以作為參考。一組是2020年一季度的中國進口肉類數量:一季度中國進口豬肉95.1萬噸,同比增加1.7倍;進口牛肉51.3萬噸,同比增長64.9%。另外一組是,2020年全年中國進口豬肉+牛肉的量超過800萬噸,這個數據相對2019年是翻番的,再加上羊肉、雞肉等進口,預計全年進口肉類超過1000萬噸。
綜上,劉飛認為,2021年,中國進口肉類增幅或許沒有2020年高,但總量應該會超過2020年。
“預計2021年3月份,春節過后,隨著氣溫回升,如果疫情緩解,進口肉類的訂單也會有所提升。”劉飛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