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張醫務人員暈倒在崗位上的照片讓人動容,不少人看到后直呼“好心疼”!
事情發生在昨天下午,濱州市中心醫院骨脊柱外科副主任王軍在持續發燒,科室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依舊堅守崗位,在一臺難度較高的骨折手術接近尾聲時暈倒在手術臺前。
“科室實在是沒有人了,我再不頂上,同事們根本忙不過來了?!蓖踯姳硎荆郧芭虐喽际且恢芤慌?,現在都是一天一排,甚至一個班次一排,因為不時有同事病倒,隨時需要有人頂班。
(資料圖)
其實自一周之前王軍就已經出現了發熱的癥狀,一周來雖然高燒一直反復,但他一直堅持值門診堅持做手術。王軍暈倒后,同事們立即搶救,吸氧 掛水等,目前王軍情況有所好轉。
"當時覺得有點頭暈、無力,身上一直出虛汗,手術已經快做完了,我就找了個椅子坐著休息一下,突然眼前一黑,再醒來的時候,我已經躺在病床上掛水了……"王軍說,“其實不少同事身體都不舒服,盡管人很疲憊,但從未有人退縮,都在堅守崗位!”
每個人都是英雄
近期,發熱患者迅速增多,濱州市中心醫院各個科室接診壓力倍增,大多數醫護人員都帶病堅持工作。在醫護力量嚴重減員、工作量陡增的情況下,醫院的白衣戰士們堅持“愛人如己、生命至上”的服務理念,用實際行動踐行醫護工作者的錚錚誓言,奮力堅守著保障群眾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線。
接診量成倍猛增
醫護人員都在全力以赴
▲圖為1月1日下午六點的門診大廳,仍舊有不少患者在排隊
濱州市中心醫院作為山東省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援區域中心,承擔著搶救危、急、重癥患者的任務,目前正面臨最嚴峻挑戰,發熱門診一天的接診量猛增,急診、ICU的工作量成倍增長。急診科每天由120急救車送過來的重癥病人是平時的2—3倍。
▲圖為醫院急診科,搶救室醫護人員處于承受新冠感染的最前線
最近一周,面對人手短缺的困境,濱州市中心醫院的醫護人員們硬是靠著一股勁在“扛”,他們采取‘前仆后繼’模式,一個人病倒了,另一個立即頂上。有的醫護人員發高燒后,吃完退燒藥繼續上班;有人上完早班,為了補缺口繼續上夜班。很多醫護人員生病后僅休息一兩天就返崗,未感染的醫護人員連續一周“連軸轉”,沒有一天休息。
▲醫護人員的辛苦與付出,患者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醫院神經內科三病區主任王廷瑞為發熱患者送去中藥治療,圖為該患者康復后復診激動地握著王主任的手久久不愿撒開。
爭分奪秒
讓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加上新冠病毒傳染病,醫院不論內科外科,都根據工作需要進行調整,收治發熱患者。
呼吸內科兩個病區的醫生們忍受著咽喉腫痛、高燒等癥狀,堅持每天坐診十多個小時。呼吸內科二病區科室滿床,在科室大半護理人員出現發熱,頭暈,渾身酸痛等癥狀,人員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他們克服身體不適,帶病上崗,白班僅3人,夜班1人上班。白天不斷有從急診科和發熱門診收住院的病人,她們毫無怨言,按照輕重緩急,有條不紊安排自己的工作。
護士趙帥和馬媛連上了5個全天。護士長說,你們這么難受,一下了來了好幾個病人,忙不過來,叫居家人員來加班吧。護士馬媛說,老師,我身體還行,不用叫發燒的來加班了,讓她們在家多歇歇吧,我們加加班就行了。夜班護士湯藝發著燒,身體蜷縮著,穿梭在病房為患者做治療、發飯、巡視患者。護士崔素芳燒還沒退,嗓子巨疼,沙啞嗓子幾乎發不出聲,早早來到科里接夜班,看到大家疲憊的身影,用沙啞的聲音一遍一遍囑咐患者用藥和注意事項,不論是誰看到都會心疼,瞬間淚目。
這就是我們普通的護士,雖然沒有豪言壯語,甚至只是默默無聞,正是這樣一群平凡的護士,憑著一腔對護理事業的熱情、一份責任和擔當,用自己虛弱身軀撐起科室的半邊天,確保了科室護理工作的正常運轉,讓患者得到及時的救治。雖然在如此高壓和高風險的環境里面臨種種困難,但中心醫院人沒有一個人退縮、沒有一個人抱怨,排到什么班就上什么班,互相補位,爭分奪秒,讓發熱患者得到及時醫治。
盡管目前形勢依舊嚴峻,但奮戰在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一線的中心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將繼續做好守護群眾健康的主力軍、攻堅克難的急先鋒,扛起責任,把初心寫在抗疫一線!
責任編輯:瀚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