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速訊丨《小池》:雄心萬里入詩心

發布時間:2022-10-31 09:50:51  |  來源:咸安區融媒體中心  


(資料圖片)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初夏時節,在一位友人的書法作品里讀到楊萬里的七言絕句《小池》,那自然率真、靈動生趣的詞句,顯然深得誠齋詩風“活法”精髓。

《小池》這首詩中描寫的原本只是一個很尋常的鄉間小池,但詩人卻捕捉到稍縱即逝的情趣,用他新穎的想象、擬人的手法、平易淺近的語言描畫出這樣活潑溫情的彩圖:泉眼小,是對清流的珍惜;樹蔭濃,是對小池滿懷愛意;尖尖的嫩角是小荷的生機;蜻蜓早早飛來,是急著要和小荷相依。

少時初學《小池》,并不知詩中的小池在常州,注意力也不在作者“南宋文學家、官員,開創‘誠齋體’,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等生平簡介,只是讀之輕松歡喜,浮想聯翩,少頃能背。小池上的蜻蜓給貧困孤單的童年歲月增添了些許色彩和生趣。

楊萬里是博學的,為學、為詩、為人、為仕尤受他的老師、愛國詩人王庭珪的影響,并與恩師結下深厚的情誼。他在考取進士后,立朝剛正,指摘時弊,無所顧忌,從而招致“不得大用”。他視仕宦富貴如敝屣,從未放棄詩心,在50歲以后豁然轉變詩風,由師法前人到師法自然,開創了以“活法”為要的“誠齋體”。

我特別喜愛“活法”這個詞,楊萬里說過,以往寫詩一味模仿,思路不暢沒有靈氣,如今順其自然,倒也意盡詩來。彼時,他的一身正氣,他的“誠齋體”詩,注定如清泉涌入小池般,滋養古今讀者的心靈。

我至今仍然非常感動,那日友人訪誠齋故里,意興起時吟詠出了一句“雄心萬里入詩心”。是啊,每個生命其實都是以生活的雄心開始,如果一路上,我們始終都在往心靈深處奔赴,那就讀懂了楊萬里的詩歌以及他的一生。

來源:學習強國

編輯:孟涵

關鍵詞: 順其自然 一身正氣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