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審)馬橋法庭:柔情司法顯溫情4快消息

發布時間:2022-11-21 19:51:59  |  來源:咸安區融媒體中心  

云上咸安報道 將毗鄰城區的馬橋人民法庭轉型為家事少年審判專業法庭,通過專業化的審判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務,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司法獲得感。這是咸安區人民法院2022年強化人民法庭建設、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的破題之舉。

馬橋法庭是咸安區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轄馬橋和桂花兩鎮,轉型升級為家事少年審判專業法庭后,負責審理咸安城區內婚姻、撫養、繼承等家事糾紛案件和全區涉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

一年來,馬橋法庭緊緊圍繞促進家庭和睦工作主題,努力做好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和犯罪預防工作,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司法新需求,在家事少年專業審判工作中傳遞司法溫情,促進社會和諧。截至10月收案632件,結案528件,結案率83.5%。被團市委、市婦聯分別確定為全市青少年校外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和全市家風家教實踐基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溫馨,營造“家”“和”文化氛圍

走進馬橋法庭,一股家的溫馨氣息撲面而來。

庭外院墻上,以楠竹為特色材質精心塑造的“幸福一家人”的展牌凸顯中國傳統文化“和”的魅力。

庭內布局,“家”文化氛圍格外突出。孝善文化宣傳牌、“家”“和”文化墻等標識醒目,情緒舒緩室、心理咨詢室、“明明工作室”等配套場所功能齊全。

調解客廳,突出“德”文化氛圍,布設傳統文化展板,讓每一位來這里的當事人在潛移默化間將文化轉化為行為習慣。

圓桌審判庭,暖黃色調體現溫馨,“丈夫”“妻子”的稱謂代替了原被告標識,喚醒當事人的身份意識。色調溫馨的圓桌不僅拉近法官與當事人之間的距離,還讓當事人在家事審判中切身感受到“溫情”。

轉型升級為家事少年審判專業化法庭后,馬橋法庭配備了精干的審判隊伍——2名員額法官、1名法官助理和3名書記員。法庭負責人陳衛華歷經刑事、民事崗位歷練,對家事少年審判工作有一份女法官特有的柔情。年近六旬的嚴平是一名四級高級法官,具有豐富的民事審判工作經驗。入職不到兩年的法官助理曹軒宇,主動從區法院申請來到庭審一線,辦案充滿激情和活力。

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家事少年審判團隊,近一年的收結案數和法官人均結案數均在全院7個人民法庭中名列前茅。

柔情,“迷途少年”流下悔恨的淚

“我是你的姑姑,因為疫情我無法去咸寧探望你,家里人都很牽掛你,奶奶身體還好,特委托我和你說幾句話。希望你這次要吸取教訓,深刻反省改造,到時候我去咸寧接你回家……”

11月11日上午,馬橋法庭開庭審理了一起未成年人盜竊案。當法官陳衛華現場播放一段錄音后,一直低頭不語的李景(化名),突然情緒失控,大聲抽泣起來……

2006年6月出生的李景是江蘇潥陽人,從小跟隨奶奶生活(剛出生時母親離家出走,患癲癇的父親兩年前溺水身亡),由于奶奶年過七旬無力管教,初中輟學后游手好閑,與一幫社會青年一起多次跨省行竊。

2022年9月2日,李景伙同他人坐動車來到咸寧城區,用他人身份證登記入住某電競酒店,盜竊電腦配件后潛回江蘇,酒店發現后報警遂案發。李景被咸寧警方網上追逃后,9月13日被江蘇潥陽警方抓獲帶回咸寧,在咸寧隔離點被采取監視居住強制措施后刑拘逮捕。

馬橋少年法庭受理此案后,承辦法官陳衛華第一時間閱卷了解情況,發現被告人李景系外省未成年人,卷宗里除了75歲的奶奶外,并無其他親屬聯系人??紤]到李景奶奶年齡偏大溝通有礙,陳衛華特意與辦案民警聯系,得到了李景姑姑的電話。

陳衛華通過與李景姑姑多次電話溝通,告知其侄兒系未成年人,少年法庭本著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針對該案進行審理,希望她能到庭參加庭審,當庭參與法庭教育,讓其侄兒遠在異地關押受審時不僅感受到法律的威嚴,同時也能感受來自親情的關愛,讓他有希望和信心重回社會,重新做人。

就在李景姑姑準備動身來咸寧之時,咸寧出現疫情,李景姑姑無法從江蘇來咸寧參加庭審。

怎么辦?陳衛華思來想去終于想到一個“兩全之策”:讓李景姑姑用手機錄一段話,話語里既有訓誡教育之意,也有家人對他的牽掛關愛之情,在法庭教育環節當庭播放給李景聽。

庭審過程中,李景一直面無表情站著,就在陳衛華當庭播放他姑姑的錄音后,李景突然情緒激動,抽泣起來,不停地向法官表示對自己的盜竊行為懺悔。

此時的陳衛華也為之動容。作為一名法官,她為“迷途少年”李景幡然醒悟感到欣慰。

為進一步挽救李景,陳衛華以自己作為一個母親的柔情對他進行“面對面”教育,告誡他的犯罪行為不僅侵犯了被害人的財產權益,危害了正常的社會秩序,還辜負了親人的養育之恩,一定要吸取教訓懸崖勒馬,遵紀守法重啟新的生活。

今年以來,馬橋法庭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13件,已審結9件。法庭寬嚴相濟教懲結合,依法對“誤入迷途”的少年犯適用緩刑或短期監禁刑,堅持案后回訪少年犯家庭,引導教育他們承擔管教義務。在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中,充分聽取孩子的意愿,對不積極履行撫養義務的當事人發出家庭教育令,護航未成年人成長。

溫情,“伯伯法官”巧斷家務事

今年58歲的嚴平是咸安區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四級高級法官,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三十多年,對家事案件審理有自己獨到的經驗。馬橋法庭轉型為家事少年專業法庭后,他主動請纓到法庭工作,負責家庭糾紛案件的審理。

今年9月的一天,馬橋法庭來了一對結婚不到兩年的九零后小夫妻。小夫妻都在市里某醫院工作,妻子小林(化名)二十多歲,是一名護士,丈夫(小王)是外科醫生,兩人在2020年走進婚姻殿堂。喜歡浪漫的小林覺得丈夫小王婚前婚后對自己態度明顯轉變,自己心理落差太大,兩人經常因為家庭瑣事爭吵,小林認為小王不愛自己了,就氣呼呼拉著不情不愿的小王來法庭離婚。

嚴平法官耐心聽了兩人的陳述后,把小林請進家庭調解客廳,在溫馨的環境下,嚴平做起了小林的思想工作: “小林啊,愛情和婚姻是不一樣的,用你們年輕人常說的段子打個比方,愛情是賣家秀,婚姻是買家秀,這個事不能對比,一對比就有傷害啊。談戀愛時,男朋友把你捧在手上,讓你覺得自己是天上的仙女,但是結婚后,柴米油鹽,家長里短,各種煩惱瑣事大家要一起扛,你這小仙女也要下到人間接接地氣啊。夫妻之間多一份理解,就能多一份溫暖,彼此多一點包容,就能多一絲甜蜜?!眹榔接哪溨C又富有哲理的話,讓小林的氣消了不少。

隨后,嚴平又把小王拉到另一個房間,倒上一杯熱茶,兩人拉起家常:“老婆是陪你走到最后的人,不要以為結婚就是上了保險箱,不需要再談情說愛,愛情是婚姻幸福的前提,而維系愛情,就是維系婚姻。你看我這老頭子,有時候還要買個禮物哄哄老伴啊?!币环Z重心長的話語,說得小林連連點頭。

在嚴平的勸說下,兩人終于和好如初,開開心心手拉手離開法庭。離開時,他們熱情地稱嚴平是“伯伯法官”。還說以后每一個結婚紀念日,都要請“伯伯法官”一起慶祝。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事審判事關千家萬戶,法是底線,情是尺度,我們要做到情理法兼顧,解決好家庭的矛盾糾紛,讓家家幸福平安。”嚴平對記者說。

作為家事糾紛專業法庭,除了一支具有優良專業素質的審判團隊外,馬橋法庭還有兩個法寶,一個是市家庭糾紛調解委員會的專職金牌調解員丁明明老師常駐在庭里,協助法官做好調解工作;一個是有一支心理咨詢專家團隊,針對疑難的家庭糾紛案件,為當事人提供心理咨詢,從心理學的角度修復家庭關系。

據了解,今年以來,馬橋法庭審理的近200件婚姻家庭糾紛案件,夫妻和好的比例占到80%以上。

柔性司法顯溫情,專業審判提質效。今年來,馬橋法庭在打造家事少年專業審判工作中傳遞司法溫情,促進社會和諧,展現了人民法庭的時代擔當。

咸安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忠波表示,今年以來,咸安區法院以人民法庭規范化建設為契機,積極推進城區法庭專業化轉型升級。馬橋法庭的家事少年專業法庭轉型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馬橋法庭將不斷提高專業審判水平,始終堅持以弘揚家庭美德、維護家庭和諧為目標,以婦女兒童權益優先、未成年人權益最大化為原則,不斷完善婦女兒童權益司法保護體系,努力推動少年與家事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

(特約記者:陳橋 編輯:李萌 責編:王迪 編審:徐煒 熊鳴)

關鍵詞: 未成年人 人民法庭 今年以來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