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新業態新動能培育的重要抓手,也是縣域能級提升、民生不斷改善、環境持續優化的重要支撐。洛陽市委提出,要堅定不移走產業發展之路,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家制造業強市,建強副中心、形成增長極,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重振洛陽輝煌。
近年來,汝陽縣堅持新發展理念引領,堅持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持續開展“三個一批”活動,堅持資金、要素、服務跟著項目走,全流程、精準化保障項目加快建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黨建“第一責任”引領和保障發展“第一要務”,全面推進“13361”工作思路,即圍繞洛陽南部生態發展區定位,扭住鄉村振興、城市提質、開發區建設三項重點工作,用好科技創新、改革開放、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三個重要抓手,發展綠色建材、綠色礦業、新能源、特色農業、文旅康養、白酒釀造六大產業,全面建設宜居宜業、幸福美麗新汝陽。
加強項目謀劃,優化產業布局。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一個重大項目,往往意味著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批重大項目,往往意味著新的經濟增長極。堅持項目為王,實施產業集聚發展,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認真研究經濟發展趨勢、當前產業走勢,結合縣域基礎優勢,深入研究新經濟、新業態發展方向,聚焦新材料、大數據、節能環保、健康服務等風口產業,謀劃一批重大項目,推進該縣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做強綠色建材產業。把產業鏈提升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通過招商引資延鏈、項目建設補鏈、科技創新強鏈,持續推進綠色建材暨裝配式建筑主導產業鏈拉長拉寬拉高。加快推進洛玻光伏新材料、北玻高端玻璃產業園、鎢鉬新材料、鴻路鋼構二期、環升裝配式建筑、鋼結構產業園、智能家居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做優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不斷優化綠色礦業產業。圍繞智能引領、綠色示范、技改創新,推動鉬、鉛、鋅等礦業產業,在綠色冶煉、超低排放、廢渣無害化處置、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實現效能提升。加強金鉬汝陽公司與太原理工大學、鄭州大學、中原工學院、洛陽理工學院等高校合作,不斷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布局新能源產業,搶抓洛陽建設輻射中西部地區的新能源產業基地機遇,加快推進太陽能、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開發進度,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4月底前開工建設,加快推進中電建1200兆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積極打好能源牌。
持續振興白酒釀造產業。以發展壯大杜康白酒產業為基礎,以塑造杜康白酒文化為宗旨,全面推進以“一河、兩園、一村、一鎮、一區”為主要內容、年產值超百億元的“杜康+”綜合體建設,推進杜康高質量發展,打造全國最大的“白酒之源”產業基地和中國“白酒之源”文化基地。
加快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常態化開展“三個一批”,突出好項目、大項目、新項目,全年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00個以上,其中新開工項目不少于70個,確保年內完成投資200億元以上。抓住當前施工“黃金期”,持續推進周調度、周五“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日”活動和周六“重大項目觀摩和重點工作推進日”等制度。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在落實好質量、環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建立臺賬、全程跟蹤、強化落實,健全項目建設考評獎懲機制,重點關注投產達效,著力形成更多投資量,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汝陽積蓄強大動能。
做強開發區,筑牢發展支撐。將產業集聚區和小店園區整合為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提升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產業集聚區作為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和增長極,大力發展綠色建材、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產業,打造全國綠色建材產業示范基地。小店園區以文化服務為功能定位,大力發展輕工業、冷鏈物流和文化產業,為縣城發展提供產業支撐。做好產業集聚區20.31平方公里擴區申報工作,加快推進投資6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強化“畝均論英雄”導向,開發區一般性企業投資項目實行“標準地+承諾制”模式,土地出讓前完成區域評估,明確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容積率等控制性指標。
汝陽縣將聚焦2022年全年目標,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精神狀態,加強分析研判,強化統籌協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全力聚焦經濟運行、項目推進中的問題,制定攻堅突破的思路舉措。狠抓責任落實,健全工作機制,營造真抓實干的良好氛圍,以一季度“開門紅”帶動“全年穩”“全年紅”,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