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首批外匯美式期權業務落地,為市場主體管理外匯風險提供重要支持。
“我們希望在資金交割時間上選擇靈活度再大一些,結合人民幣匯率走勢,自主地選擇結匯時點。銀行提供的基于美式期權的外匯套保產品正好符合我們的需求。”一家科技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受疫情影響回款時間難以確定,美式期權業務順利解決了規避匯率風險的困擾,大大增強了企業使用資金的靈活性。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外匯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有關措施的通知》,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強服務實體經濟外匯風險管理的能力建設,支持金融機構開展普通美式期權、亞式期權兩類新產品業務。此后,中信銀行廣州分行、興業銀行廣州分行等在廣東相繼落地了外匯美式期權業務。
業內人士表示,期權是企業使用較多的外匯套保工具之一,此前市場中外匯期權產品以歐式期權為主,交割時間相對固定,只可在到期日行權。此次外匯局支持金融機構開展普通美式期權、亞式期權等2類新產品業務,有利于豐富市場主體交易工具選擇,滿足企業靈活、多樣化的外匯套保需求。
目前,外匯局廣東省分局轄內銀行可辦理不同功能外匯衍生產品類型近20種,形成涵蓋遠期、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和期權的衍生品產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