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探索更多數字經濟發展模式 推動更多行業領域數字化

發布時間:2022-07-11 09:39:27  |  來源:南方日報  

粵東粵西粵北加快數字經濟布局

此次2022數字經濟大會沒有選在珠三角城市,而是選在沿海經濟帶東翼的汕頭。

長久以來,汕頭產業多以紡織服裝、工藝玩具等聞名。實際上,近年來,汕頭順應數字轉型趨勢,積極打造“粵東數谷”,“三新兩特一大”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去年數字經濟核心產值達222.3億元。

從數字化發展的軟硬條件看,汕頭優勢明顯。

目前,汕頭是國內3個擁有國際海纜登陸站的城市之一,明年亞洲直達國際海纜投產之后,汕頭國際海纜登陸站將成為中國大陸傳輸容量最大的海纜登陸站,具備全國范圍內面向東盟、亞太地區數據傳輸時延最短、帶寬資源最充足、業務費用較低、通信可靠性極高的國際數據業務能力。

另一方面,豐富的海域風力資源,也成為汕頭發展數字經濟的天然助推器。正在推進的6000萬千瓦裝機容量的海上風電開發,將有效解決數據中心碳排放高能耗問題,形成海上風電和數字經濟優勢互補。

汕頭借助區域特色優勢推動數字經濟布局并非孤例。

今年5月下旬,在韶關,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韶關集群正式揭牌。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數字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蔡躍洲認為,其選址考慮到地理位置、氣候、能源供給等因素:韶關大工業電價全省最低,還是國家光纖一級網絡節點北京至粵港澳大灣區(廣州)的必經支點,規劃新增開發風光新能源1100萬千瓦,將讓韶關數據中心集群用上“全綠電”。

根據《廣東省5G基站和數據中心總體布局規劃(2021-2025年)》,未來全省將形成廣州、深圳兩個低時延數據中心核心區和汕頭、韶關、梅州、惠州、汕尾、湛江、肇慶、清遠、云浮9個數據中心集聚區。

業內專家認為,善用不同城市的特點進行布局,不僅可以進一步完善廣東數字經濟的軟硬環境,還可為更多城市搭上數字化發展賽道提供機遇,并以數字化為紐帶推動各市之間深度協同。

推動更多行業領域數字化

近年來,廣東深入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全國率先出臺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地方政策,陸續出臺了《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加快數字化發展意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等法規政策。

日前的《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指引1.0》發布儀式上,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涂高坤介紹,這是全國首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引性文件,是落實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的施工圖。

放眼全國,廣東數字經濟優勢明顯:2021年廣東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5.9萬億元,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

廣東發力“數字賽道”的核心優勢是什么?

多位參會專家表示,5G網絡、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中心等通信基礎設施完善是關鍵。

“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是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在2022數字經濟大會上,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說。

在廣東,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正逐步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廣東5G基站已超17萬座,數量全國第一;5G基站數、光纖用戶數、智能終端等均居全國前列。“年內中國移動將在廣東基本實現鄉鎮以上5G連續覆蓋,以及重要園區、熱點區域、發達農村的有效覆蓋。”中國移動總經理董昕表示。

日前發布的《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指引1.0》提出的“2221”總體框架,同樣將“核心基礎數字產品和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擺在重要位置,在這“兩大基礎”上,才能更充分發揮數據資源和數字技術的驅動作用,構筑數字經濟內生動力。

這都為廣東在重點行業領域推動數字變革提供了堅實保障。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年)》。其中指出,2021年,產業數字化在我國數字經濟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到約82%。特別是工業數字化更是成為了數字經濟的支撐發展引擎之一。

“我們為寶鋼、湛江鋼鐵定制與工業生產體系深度融合的5G工業專網,生產效率提升約50%,每年節省成本約兩億元。”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介紹。

在7月5日的全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現場會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車海平介紹,華為基于制造業基因在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超過50個產業集群服務了超過3萬家工業企業。

在廣東,數字化向更多產業、服務等領域擴展。

在2022數字經濟大會上,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李正茂就表示,該公司將在15個細分行業領域打造核心數字平臺,推出智慧社區、數字鄉村、數字家庭等數字生活產品。

在數字政府建設上,廣東也是全國領先,“粵省事”集成全省近2500項便民服務,“粵商通”服務覆蓋全省全部活躍市場主體,數字化的政府服務與數字經濟發展攜手共進。

一個全方位數字化的信息社會正在廣東逐步成為現實。(南方日報記者王彪許寧寧楊立軒彭琳 實習生黃華楓)

關鍵詞: 數字經濟 行業領域數字化 數字經濟促進條例 實體經濟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