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 一繩 一堂快樂體育課
盧耿弟老師你火了
在日前舉辦的廣州市第六屆中學生運動會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上,一位體育老師吸引了許多觀眾的目光。這位老師表演花樣跳繩時,表情生動,繩子甩得飛快,凹出各種造型。一條小跳繩,在他這里,能邊踢毽子邊跳,站著跳,蹲著跳,還能坐著用臀部跳。
這位體育老師是廣州市番禺區沙涌小學的副校長盧耿弟。在沙涌小學,跳繩已成為學校一大特色。體育館里,繩子把桿子掛得滿滿當當;校園里隨處可見跳繩,大課間、體育課、放學后,孩子們想跳就跳。在采訪盧老師的過程中,記者發現,跳繩能給老師、學生、學校帶來的可能性,比想象中更多。
從“偷師”學生到自主創新
2005年,盧耿弟成為一名體育老師,到石碁中心小學任教。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番禺區才藝擂臺賽的跳繩比賽,拿到了冠軍,“沒想到得了獎,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跳繩是沙涌小學的傳統,到那任教后,盧耿弟發現,學生們跳繩都很厲害,雙搖、鳳花、龍花等技巧順手拈來,而當時他只會速度跳繩,跳繩的花樣一個都不會。
于是他開始向學生們取經。剛開始,他覺得不好意思,“學生都跳得挺好的,我沒什么基礎,就模仿他們的動作,自己偷偷學。”從速度跳繩開始,他和學生比,“學生跳100下,我就跳200下,學生在進步,我也在進步。”
2007年,全國首屆跳繩公開賽上,在盧耿弟與學生的努力下,沙涌小學獲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當時他們參加速度跳繩項目,在賽場上,盧耿弟看到別人的花樣跳繩跳得十分出彩,立下決心,下一屆要參加花樣項目。在那之后,他給自己定下目標,每天學習一個花樣。“任何事都是從不會到會,再從熟練到熟能生巧。”總結自己創新跳繩花樣的過程時,盧耿弟這么說。“平時看一些表演,我都會想怎么融入跳繩里面。”
在創新過程中,盧耿弟善于從別的項目中汲取靈感。比如受武術九節鞭的啟發,他發現,用兩根繩跳,其觀賞性和難度都大大增加;他又結合啦啦操等不同項目的動作技巧,形成新穎組合。“簡單的甩繩,也可以有高高低低、左左右右的方向變化,讓跳繩更加美、更有韻味,鍛煉學生的綜合掌控能力,體現出跳繩的精氣神。跳繩如果只追求完成度,不追求美,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盧耿弟說。
大展繩技 大氣拿獎
研究花樣跳繩的過程中,盧耿弟參與了國家體育總局牽頭的跳繩規則修訂工作,創編了《全國跳繩大眾等級鍛煉標準》,對跳繩動作進行系統化整理,以同學們為實驗,依據動作難度、創造性、層次,制定出一到六級的全國跳繩等級套路,輔導學生拿下全國、省、市、區、鎮等各級比賽獎項,還曾到全國各地推廣跳繩運動。
今年,盧耿弟再次收到邀請,承擔中國跳繩段位制花樣的創編和拍攝工作。這對他來說是個大挑戰。“我要把之前的創編動作忘掉,由我創編的第二套,不能帶有之前的影子。”他想讓創編的動作連貫、有美感,既能讓學習者喜歡,又能體現不同級別的跳繩水平,還能超越自己之前的創意。
“大家好,我是盧耿弟老師,接下來繼續為大家講解示范中國跳繩段位制花樣套路三段的動作。” 因為覺得后期配音講解顯得不真實,所有旁白都是盧耿弟錄制時喊出來的。視頻中,他和沙涌小學跳繩隊的隊員們,穿著顏色鮮艷的運動服,在番禺區蓮花山大展繩技。
跳繩也為沙涌小學的學生打開了一扇“出校門,看世界”的窗戶。創編和推廣跳繩,對盧耿弟而言是一種鍛煉,更重要的是,給他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像我們小學的學生,他們會各種高級花樣,有機會到各地去比賽,到校外表演跳繩套路,推廣到全國,對‘村小’的孩子而言,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和榮譽。”2019年,沙涌小學的4名學生還參加了第十屆亞洲跳繩錦標賽,取得了2銀2銅的好成績。
這堂體育課特別歡樂
在沙涌小學,所有學生上體育課時,背上都會挎著一根跳繩。采訪當天,盧耿弟有一堂四年級的體育課。在貼了“跳出繩健康,跳出繩快樂”標語的體育館中,學生跟著音樂起跳。
教學多年,盧耿弟也沉淀了許多技巧。一堂課,從熱身到跳繩練習,再到最后的拉伸運動,按照常規流程,他自己錄了一系列口令,課上就播放錄音來給學生打節拍。“這樣我能省去整體指導的時間,有時間去個別指導,糾正動作、給予鼓勵,這也是我們提倡的體育教學體系化。”盧耿弟介紹,形成一套常規的教學體系,可以顯著提高體育課堂的效率。盧耿弟希望,“配合著健康、陽光、活潑的音樂,創編不同情境的繩操,把跳繩編排成有趣的套路,讓學生聽到音樂就想跳,有毅力堅持下來,讓不會跳的體育老師,看著視頻就能學,也能教學生跳。”
比起培養出多少個跳繩冠軍,盧耿弟更希望通過跳繩這件小事,完成育人這件大事。有時學生訓練完,沒把繩子收拾好,盧耿弟也會十分重視,囑咐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也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希望他們在技藝和心靈上都能同時進步,而不是成為一個跳繩機器人。”
在小學教體育16余年,盧耿弟覺得“自己好像永遠長不大,我是一個大哥哥,要帶你們去健康成長,去尋找樂趣,去掌握本領。”
體育課上,盧耿弟設置了小比賽,和同學們比誰跳雙搖跳得久。平時在其他方面不太突出的孩子,也能在和老師的比拼中堅持很久。“在課堂上,除了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去積極參與,把他們的精神表現力挖掘出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在盧耿弟看來,體育課不只是跑跑跳跳,更要有思想、有教育內涵,通過體育立德樹人。
跳繩讓“村小”底氣更足了
盧耿弟剛到沙涌小學時,這還是所缺乏校舍、操場、器材的農村小學。“現在,校園賞心悅目,學生有靈氣、陽光活潑。”盧耿弟說,現在所看到的校園,都有跳繩的功勞。
以前,操場是中間有空格的磚塊地。學校在跳繩上拿了成績之后,盧耿弟提出,能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較好的場地,避免學生受傷,“如果學生長期在水泥地或石地上跳繩,對他們的健康是有影響的,也不方便學生做一些柔韌性動作。”
學?,F有的嶄新教學樓,在去年正式啟用,辦學規模為18個班級。2017年10月,沙涌小學教學樓拆除重建工程項目開始實施,該項目被列入“廣州市中小學校三年提升工程”。
一根跳繩,給學校帶來了更多底氣和可能性。而從一位普通的體育老師,到如今帶出過多個跳繩冠軍學生的“跳繩老師”,見證跳繩給沙涌小學帶來的點滴變化的同時,這些年,盧耿弟也在跳繩中,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積累。
“作為一線教師,我更多是思考怎么讓學生喜歡跳繩,讓教學效果更好,把跳繩的項目發展起來。”如今作為副校長,盧耿弟感覺自己肩負著更多責任,“除了做好跳繩這個項目,我們還要挖掘別的項目,帶動有夢想的年輕老師,讓我們的學校全面發展。”(記者 謝澤楷 林欣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