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導讀:
2021學年是中小學全面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第一個學年。“雙減”政策之下,巴南區基礎教育如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如何有效推進課后服務?如何提高孩子作業效能?……即日起,華龍網特別策劃推出《“雙減”在巴南》系列融媒體報道,我們聚焦“雙減”下的校園“新風景”,看巴南區如何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在教育變革中乘勢而上、聚力而為。
【本期走訪學校:重慶市巴南區龍洲灣初級中學?!?/p>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7日11時13分訊(唐純)一直以來,龍洲灣中學堅持“守底線、強質量、抓常規、創品牌”的總體工作思路,從細從嚴,精益求精,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力、抓落實?!半p減”之后,龍洲灣中學在落實作業管理上,持續細化管理措施,規范日常管理,以做到五育融合,確保減負增效。
創新作業設計,監督備案作業
在作業設計方面,學校將作業設計納入備課組計劃,并在教研活動中研討作業內容。教師會結合本校學生實際,緊扣課程標準、教學進度和學習內容,設置校本化作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學校根據九大學科分別設計了單元整體作業設計和假期作業設計,參加市、區、片區作業設計大賽,共計35人次獲不同層次的獎項。通過作業大賽大賽,提高了教師作業設計質量,促進作業的趣味性、層次性、開放性,充分發揮作業的功能。
“雙減”以來,學校制定了作業檢查制度,通過規范作業本和優化作業訓練,確保教學質量提升。各年級學生作業有時限要求,只有與教材配套的補充習題可以作為回家作業。學校要求,各科作業要公示在教室的作業公示欄中,教師要依據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題尋找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做好課后服務,培養興趣特長
為落實“雙減”政策,學校教導處加強了對作業批改監管力度,采用月度督導檢查與期中、期末檢查相結合對作業進行量化評定。除了聚焦作業選編、時間管理、反饋講評、作業批改,學校還強調審核,學校教導處、學科組長對學生每周書面家庭作業進行審核備案,留給學生自主學習、選擇學習、拓展學習的時間。此外,對于作業管理推進有力,工作成效顯著的學校和教師,通過學科組教研活動、作業設計大賽活動等積極推介其先進做法,表彰優秀備課組、優秀作業設計、優秀班集體。
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基礎+特色”的思路,以科技、閱讀、演講、書法、英語等為抓手的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培養學生運動技能、藝術特長和科技活動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按照“保質保量完成作業、彈性設計培優補差、自主選擇發展特長”實施路徑,學校作業輔導課程由中考學科教師負責;特色培養課程由音、體、美、信息技術、勞動、綜合教師負責開設近40余門特色課程;培優補差課程,以學生自主完成作業為主,教師進行個別輔導。通過“特色課程”選課走班,學生有了更多可供選擇的課程資源,學生在完成所有書面作業之余,還可以回家完成運動類和勞動實踐類作業。
結合學校文化特色,構建勞動教育課程
龍洲灣中學緊扣“為學生走向成功引航”辦學理念,緊扣“競致成、和致遠”校訓而努力打造競和文化,初步構建了“一二二競和”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學校從日常勞動、生產勞動、創造性勞動等方面開設了近20門勞動教育課程,利用各個宣傳陣地創設勞動的氛圍,建設勞動文化長廊,讓勞動光榮、勞動幸福的觀念深入人心。為了學生能夠有生產勞動的場所,學校專門建立一個勞動基地“躬耕苑”供學生參觀、勞動。此外,學校還對體育節、科技節、讀書節等傳統校園節日活動要素進行了改造,使活動與勞動教育緊密結合,深化勞動教育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