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和全市職業教育大會精神,根據學?!笆奈濉笨傮w發展規劃、“雙高計劃”建設及提質培優計劃任務,積極貫徹執行“三個堅持”,扎實推進精準就業服務,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創業。
一是堅持提質培優為主戰線,校地深度融合促發展。將提質培優作為主戰線,內涵建設作為生命線,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2021年實現校企頂崗實習合作企業1900余家,有效深度校企合作項目64項,校校合作16項、校地合作3項,共建大學生實習基地,搭建校內科研平臺9個。建立健全現代化高等職業教育體系,搭建政校企多元協同發展平臺和優質就業資源共享平臺,形成校內育人與創新大循環、政校企三循環相互促進的“三螺旋”校地深度融合發展大格局。實施“三邊兩協同四高地”系統工程建設,辦好“五鏈三新”融合式產業學院,使傳統產教融合轉型升級為產學政融合新模式。在校內建立混合所有制性質的產業學院、培訓學院和中心6個,實施推廣“平臺+項目”的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依托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掀起校園創新創業熱潮,不斷激發大學生創造力。學校在2021年國家級大賽中屢獲殊榮,并成功上榜2020年度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特色典型案例名單,全國僅有14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案例入選,育人與創新成效顯著。
二是堅持以精準服務為核心,精準施策促高質量就業。持續加大連線行政企業合作力度,著力打造政校企多元協同發展平臺。多渠道搭建平臺,開拓就業資源。為50余家公司組織專場招聘,組織1622家企事業單位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參與學校校園招聘,提供崗位58868個,供需比達1:11以上。依托成渝雙城經濟圈建工交電分盟與39家企業建立就業實習共享基地。大力發展產業急需緊缺專業,并與兩江新區等園區建立人才供給定向合作和人才供需對接關系。建立一對一幫扶臺賬,為學生提供“四個一”精準就業幫扶。開展就業能力提升專項活動,舉辦模擬招聘會、就業沙龍、生涯嘉年華活動、簡歷制作、生涯團體輔導等,覆蓋5000余學生。同時大力鼓勵學生參加“三支一扶”計劃、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項目,通過班會宣傳、信息推送、橫幅懸掛、召開征兵政策宣講會等形式積極開展大學生征兵宣傳活動。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每年對畢業生創業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為2021與2022屆2079名學生提供求職創業補貼共166.32萬元,大力扶持學生創辦微型企業。
三是堅持以提升師生就業創業能力為目標,多措并舉拓新工作格局。學校黨委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全面落實“一把手”工程,成立校級和二級學院兩級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加大企業走訪力度,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學校黨政領導班子暑假期間帶隊走訪多家智能制造企業,多次召開就業工作專題會、推進會,制定分階段就業工作目標。打造專業師資團隊,組織100余人次參加重慶市就業工作培訓、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認證等培訓。組織學校首屆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大賽,承辦重慶市萬名大學生精準就業指導活動,為畢業生開展職業測評和生涯規劃指導。學校投資上千萬,打造了2720平米的臨空夢飛翔創業孵化基地,成立專門的創新創業辦公室,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公共服務和完善的創業孵化服務。搭建線上和線下“交互式”服務平臺,對入駐的創業團隊無償提供一站式服務,協助創業大學生初創落實和享受各級政府出臺的創業優惠扶持政策。同時以“互聯網+”、“優創優幫”等創新創業大賽為抓手,廣泛激發學校師生競賽熱情。鼓勵引導大學生開展創新性強、前瞻性好的創業項目,發揮教育資源優勢,構建融通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