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區嚴格落實“雙減”要求,在前期取得較好成效基礎上,積極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新學期著力備好課業、課堂、課程、教研及課后服務“五類”課,助力“雙減”全面走深走實。
一是備好課業,優化管理提升質量。結合實際形成“一校一策”140個,在實踐中探索提煉作業檢查反饋“111”、作業總量統籌“4(3)111”、作業批改“111”、作業設計“2311”等作業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課業管理督導檢查機制,進行不定期、不定時的督導檢查36次,學生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減少86%,通過督導檢查發現個別學校作業未能進行年級統籌、課后服務作業輔導落實不到位等問題11個并督促及時整改。
二是備好課堂,深化改革建設陣地。出臺制定合川區《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評價標準》《行知品質課堂評價標準》等文件4個,以評價考核為契機,確保質量穩步提升。充分發揮“名師”示范引領作用,300余名教師通過“送教下鄉”和“進城跟師”,開展課堂展示、專題講座、觀課議課、研討交流等活動70余場,促進區域內共同體各學校課堂教學有效性整體提升。
三是備好課程,全力彰顯特色品牌。著力打造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區域化特色化校本課程、個性化班本課程“四位一體”多元課程體系。以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區域化和本土化落地為目標,創造性提出“新二十三常能”框架,從生活力、自動力和創造力三個維度設計23項匹配區域和時代特點關鍵常能。目前,全區中小學建設特色校本課程近1000門,建成市級高中課程創新基地6個、精品選修課程23門,新課程教材示范校2所,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創新基地2個。
四是備好教研,助力教師專業成長。采取“訂單式+菜單式”組合教研服務,深受教師喜歡,入校指導300余次,指導學校集體備課80余次,參與學校試卷分析共20余次,部分教研員上示范課共20余節,全區20余所小學1000余名師生已受益。完善區、學區、鎮、?!八募墶苯萄芯W絡,配備專兼職教研員60名,教研新活力得到進一步增強。智能研修平臺率先在全區12個教育集團43所學校中進行試點運用,研用一體,減負提效增能,深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變革。
五是備好課后服務,著力打造品質教育。構建課后服務“5+2+N”區級模式,全域整體建設“行知”特色課程體系,課后延時服務達標率為100%,學生參與率達99.14%,因地制宜設計課后服務項目,目前共開設100余門課后服務特色選修課程,既滿足學生個性需求,也凸顯學校育人功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