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8)日,國家基礎教育“雙減”直報平臺推送了一批“雙減”典型經驗。重慶第三十中學校呈報的案例“統籌配置資源增強課后服務吸引力”成功入選,成為全市首個上榜的典型案例。
興趣課堂 重慶第三十中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據悉,重慶第三十中學校以“課程”建設為突破口,探索實踐課后服務“三課”模式,并以校本選修課程和興趣社團活動為基礎,深度開發有特色的課后服務課程,營造出良好的“雙減”生態。
非遺進校園 重慶第三十中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一是“增設自習課”。有針對性地“培優輔差”,如學業基礎薄弱的同學,自習課由老師個別輔導;基礎中等的同學,可利用自習課完成作業;基礎較好的同學則進行復習、預習、拓展閱讀。同時,組建“自習管理”項目組,每個年級由年級組長和班主任組成項目組工作人員,再吸納優秀學生干部作為自習教室的管理員,將管理權限下放,實現學生的自主參與、自主管理,以真正確保自習課效果。
校園文學社 重慶第三十中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校園小創客 重慶第三十中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二是“豐富社團課”。每周五下午4:30—5:50用于開展社團活動課程,以調和學習節奏、釋放學業負擔、展現興趣特長。閱讀欣賞、藝術鑒賞、科學普及、影音鑒賞、陽光體育等“菜單式”課程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引進剪紙、面塑、蜀繡、毽子、糖關刀等“非遺”項目,增強學生對文化傳承與保護的責任感、使命感,深化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教育。
心理疏導 重慶第三十中學校供圖 華龍網發三是“強化心理課”。學校每周由專職心理教師在延時服務時間開設一節心理課,同時設置心理咨詢室,搭建溫馨心理咨詢室,暢通投遞“心語信箱”,為每位參加咨詢的同學建立心理成長檔案袋,定期回訪,真正形成學校、家庭、媒體、心理咨詢服務機構的聯動服務模式,保障青少年排解心理問題,將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落到實處。
“為貫徹‘雙減’相關文件精神,我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國家課程為主干,學科育人為基礎,基于‘呵護成長之美’的辦學理念,學校積極研究‘雙減’落地措施,一年多來取得豐碩成果,形成多項可借鑒典型經驗?!敝貞c第三十中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雙減”經驗獲得上級部門的肯定,對學校繼續深研“雙減”落地樹立了信心,也激發了全校師生奮戰“雙減”的熱情和斗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