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實施課程啟創、項目領創、以賽促創、產教培創“四大工程”,探索完善高質量雙創教育體系,促進“四高”建設,努力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資料圖)
一是實施課程啟創工程,夯實“雙創高地”。學校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精心設計和開展創新創業類課程,實現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課標建設和實踐運營課程指導等模塊“體系化”運行,逐步探索建立在線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制度。每年投入60萬創新創業類課程資金保障,開展線上線下雙創課程和講座300余學時/年。實現課程全覆蓋,使大學生“敢闖”的意識和“會創”的能力普遍提高,2021年開展11項創新創業培訓,共計服務師生600余人次。依托成渝雙城經濟圈高校和萬州大學生就創中心資源,充分利用學校孵化基地公共空間和導師力量,開展創業培訓、指導服務、創客見面會等活動,服務大學生1000余人次,不斷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學習成效。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到校培訓,與師生高頻、深度、多樣化互動。
二是實施項目領創工程,建設“雙創高原”。建設 “峽醫智匯”眾創空間,完善運營管理體系和孵化服務體制,構建雙創工作的第二能量驅動級。深耕醫學院校文化資源稟賦優勢,開展技術、產品、項目的創新,為師生提供企業創辦、創業輔導、活動策劃、技術創新、市場鏈接、投融資等優質孵化服務。打造重慶市萬州區高質量發展成果項目,建設智慧居家養老示范中心、輕漾醫美中心、智繪口腔設計中心等創新項目示范基地,形成了現代動植物模型制作、中醫藥文創產品、健康粥飲等多個雙創項目成果。眾創空間已完善創業基地建設,落實創業項目管理,現有示范項目5個、師生共創項目1個、門店7個,從營造氛圍、優化環境、規范管理3個方面出發,實現基地平臺化、生態化,突出示范項目、師生共創項目帶動作用,實現創業和創新之間的良好互動和轉化。
三是實施以賽促創工程,打造“雙創高峰”。出臺“互聯網+”“挑戰杯”“渝創渝新”競賽獎勵實施辦法等系列規章,為學校創新創業工作提供制度依循。組織競賽、報告會、沙龍、路演等活動,對重點培育項目進行輔導、打磨、驗收,助力學生提高科研及實踐能力,實現培養模式持續連貫。探索創業教育與競賽實踐雙向互動、相互促進的模式,通過賽前精密化挖掘和動員、賽中精細化打磨和深化、賽后精準化培養和孵化,廣泛宣傳創業典型、創新成果,營造濃厚氛圍,固化實踐成果?,F儲備2600余個大學生雙創項目,各級比賽層層遴選,24個重點培育項目入駐“峽醫智匯”眾創空間,通過校內外導師一對一精準幫扶指導,為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全過程鏈式孵化落地支持,其中12個項目完成企業注冊,進入創業實踐階段。2021年組織參加各色賽項,舉辦線上線下共計30余場比賽,累計報名項目1000余個,7000余人次報名參賽,獲得獎項共27個,其中市級23項、國家級4項。
四是實施產教培創工程,開拓“雙創高度”。與政產學研單位合作,建立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實習實訓基地,積極關注前沿科技,緊貼醫學專業優勢,從教學、科研、培訓等方面合作共建項目,提升醫學生雙創項目核心競爭力。建立將雙創教育融入到職業教育、勞動教育中的有效機制,拓展勞動實踐平臺,舉辦雙創達人勞動技能挑戰賽,開展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宣傳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勞動和創新創業能力。打通校企合作育人通道,政校企合作共建“神龍益創”“三峽創客驛站”2個市級眾創空間、1個區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器,為學生提供全方位雙創服務和創業孵化。校內雙創實踐基地與校外雙創孵化基地雙輪互動,攜重慶傳統健康技術研發應用推廣有限公司、重慶市無創痛針灸應用技術推廣中心、重慶雅靜居工藝美術品有限公司、重慶康奇樂健康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等4個項目入駐百安微企孵化園,主動服務地方經濟轉型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