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財政收入實現首季“開門紅”
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據財政收支快報統計,一季度,我省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完成1717.2億元,同比增長29.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16.12億元,同比增長32.8%;上劃中央稅收收入701.08億元,同比增長24.5%。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比,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也達19%,財政收入實現首季“開門紅”。
稅收對財政收入的支撐作用明顯,主體稅種與經濟指標總體相協調。1—2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4%,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6.2%,帶動國內增值稅同比增長31.8%,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23.4%;在工資薪金所得和財產轉讓個稅增收帶動下,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31.9%。以上三項主體稅種占稅收收入比重為69.3%。此外,土地增值稅同比增長60.4%、契稅同比增長80.9%。
各地區地方級收入均實現同比25%以上增幅(除平潭增長13.1%外),其中,廈門增長38.2%,福州增長31.2%,泉州增長31.9%,寧德增長36.3%,莆田增長35.5%,南平增長35.4%,漳州增長28.6%,龍巖增長28.1%,三明增長27.8%。廈門、福州、泉州地方級收入占全省地方級收入比重達到63.7%。83個縣(市、區)地方級收入均實現正增長,超過全省平均增幅的有52個,較1—2月增加15個。
收入增長的同時,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4%,其中民生支出1030.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6.6%,持續保持七成以上。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9.2%,教育支出增長14.7%,衛生健康支出增長10.1%,住房保障支出增長7.9%,商業服務業等支出增長4.0%。(記者 王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