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資金面變化往往導致A股估值大幅波動,因此跟蹤市場資金面變化對投資至關重要。本報告首先對股市微觀資金面進行梳理,介紹哪些指標可以用來跟蹤資金面變化。然后對不同資金流入背景下的跟蹤策略進行討論。
微觀資金面體系介紹
復盤2017年以來的資金面變化,每個階段主導資金不同,2019年之前北上資金是A股的主要增量資金,其持續加倉的高盈利消費類公司也獲得了顯著超額收益。2020年以來公募基金發行階段性火爆,在2020年Q2、2021年初和Q3均出現了新發產品募集高峰,公募產品也成了市場的關鍵增量資金,新能源等公募重倉行業獲得了顯著漲幅。
通過貨幣基金份額可以判斷市場直接潛在購買力的變化,公募產品發行、外資流入、融資買入、保險資金等是重要的市場增量資金,此外產業資本減持、IPO募集、定增等對市場構成抽血效應。
跟隨“聰明”資金策略
所謂的聰明資金更多的是在某一時間持續流入股市,從而推升了其偏好股票的價格,針對三類重要的增量資金變化可以構建相應的跟隨策略。
在北上資金月度流入超過百億的階段,如果買入外資加倉明顯的50只個股進行周度調倉,可以獲得年化128%的收益率,并且單周持有收益率為1.7%,勝率高到77%。
通過公募產品日度凈值可以估算公募基金的行業持倉變化,如果將公募基金增持的行業進行等權配置,則2019年以來可獲取15%的年化超額收益,月度勝率達到71%。
在市場賺錢效應提升,融資成交占比上漲的階段,融資買入較多的個股往往有顯著超額收益,在此區間內跟隨融資買入選擇前50只票等權構建組合,可以取得年化157%的年化收益。
當前資金面與2020年3月相似
根據資金面對歷史復盤發現,2020年3月份與當下最為相似,外資大幅流出是股市回調的重要原因,2022年3月份外資凈流出450億,僅次于2019年5月份的536億和2020年3月份的678億。反觀外資交易風格發現,其賣出操作會在短期內完成,極少出現連續數月賣出的現象,并且短期內轉向的概率較高,歷史上單月賣出超300億的次月往往大幅回流。此外俄烏沖突和國內疫情不確定性的逐漸消除,也支持外資回流。因此對于4月份行情,我們判斷外資將成為重要的增量資金,對股市持樂觀態度,個股層面建議關注外資買入較多的個股。
風險提示:市場系統性風險,國內疫情超預期蔓延,俄烏沖突演繹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