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切換到下半場了。
(相關資料圖)
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半年并不長,但是這半年投資者卻經歷了劇烈的“過山車”行情,從開年連續震蕩下行,到近期終于迎來市場回暖。
這時候,可能有些投資者會感到疑惑而糾結:
高點買入終于回本了,此刻要清倉嗎?
市場趨勢是否已經變好,可以進場嗎?
下半年投資機會在哪?該如何做投資?
基金回本后趕緊贖回,這是順人性的行為,在行為金融學中有個詞叫處置效應,即投資者更傾向賣出賺錢的資產,而持有虧錢的資產。但是投資往往是逆人性的,贖回意味著不想再承擔任何風險,但也可能放棄了獲得收益的機會。
回顧歷史,據wind數據測算,無論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年度收益如何,年內階段性的回撤和波動在所難免,如果總是殺在〞下跌過程中,往往也可能會錯過長期的良好回報。
數據來源:wind;2012-2021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年度回報及當年最大回撤情況。歷史表現不代表未來,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市場永遠有兩個方向的聲音,看多、看空,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在場。
01 如何保持理性在場
趁行情回暖,投資者正好可以重新調整投資規劃?;乇揪拖腚x場是否因為倉位過重影響正常生活?想趁勢加倉是否合理規劃了下半年的資金?
投資基金是為了獲取長期回報,而不是為了回本。挑選基金時要著眼長期,建立在資產配置、優選基金經理、組合投資的基礎之上。通過構建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方案,實現分散風險、力爭長期收益的目標。
無論市場情形好壞,建議都可以將投資本金按照四條思路來安排:
【零錢管理】常見標的以公募基金中的貨幣基金為主,門檻低、波動小(相較于股票、債券類基金);這部分錢主要用于日常支出及應對突發,避免因資金不足而挪用長期部分,影響整體投資規劃。
【求穩理財】這筆錢在盡量不虧損的前提下,根據時間搭配適合的投資標的獲取比現金管理更高的收益,可配置標的有大額存單、債券基金、固收+等。
【長期投資】資產的增長必然需要資產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資產能夠承受一定的波動風險,通過較長的投資期限降低投資的整體風險,力爭獲取投資的超額收益。可配置標的以股票、基金、期權等為主。
【養老保障】該賬戶是為了給不確定的未來,有托底的機會。當年紀變大、營收能力變差,或者有意外狀況時,投資者可以有更多應對的方式。常見配置標的有FOF基金、保險產品等。
只有做好科學的規劃,這樣:當風險發生時,資金足夠分散以對沖風險;當機會來臨時,又有較充足的備用金乘風布局。投資并不只看回報,還要看期限和風險,相信經歷了今年年初的下跌,越來越多人會意識到四筆錢配置的必要性。
02 資產配置決定大部分收益
歸根結底,無論市場行情好壞,建議投資者都要以更科學的方式參與,回本、抄底、市場風口都不應該是決定是否入場的主因。做好資金分配,才是充足信心入市的主驅動力。
以長期投資視角來看,權益市場帶給了投資人不錯的投資體驗。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為例,近十年漲幅224.56%,遠超市場(如下圖所示)。只是這個過程很長,在前行的路上也經歷了跌宕起伏,重要的是堅持在場,沒有被情緒、突發等因素影響。
數據來源: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走勢,2012/6/27~2022/6/24.指數過往走勢不預示未來,不作為收益保證?;鹩酗L險,投資須謹慎。
“全球資產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就曾說過:“從長遠看,大約90%的投資收益都是來自于成功的資產配置?!?一是通過合理的資產配置,分散了風險,當某類資產出現大幅波動時不會因為整體賬戶遭受大幅損失而恐慌“割肉”;二是通過規劃資金用途,才能應對生活中各種突發狀況,保持長期在場。
資產配置似乎沒有滿倉權益市場那樣風頭強勁,但是投資應以長期為目標,不應忽視時間的力量。投資的長跑中,長期的堅持,比短期沖刺,或更有效果。
03 “抄近道”的資產配置方式
真正的資產配置,既要考慮各類資產之間的弱相關性,又要根據投資者個人的實際情況(年齡、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做動態比例調整。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可能受限于時間和專業知識,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資金分散。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會尋找更專業的投資方式,FOF基金因資產配置和風險分散的特點,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受到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關注。有長期、大額等理投資需求的投資者,也可通過直接配置FOF基金來實現分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