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SA局長稱不想中國“獨占”月球,次日美國新一代登月火箭發射又取消
(觀察者網 訊)當地時間8月29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因發動機故障的技術原因,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發射取消。本次發射原定將執行“阿耳忒彌斯1號”無人繞月飛行測試任務。經歷多次延期后,美國半個世紀來重返月球的這一步,遲遲沒有跨出。
(資料圖片)
本次發射任務叫停,讓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28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采訪時的話語“化為泡影”。尼爾森當時表示,“阿爾忒彌斯”計劃會成功,他對此有信心。他還大談“太空競賽”,并扯上中國,聲稱不希望中國先到達月球,暗示中國會“獨占月球”。
納爾遜接受NBC采訪 視頻截圖
以古希臘女神命名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曾因技術和預算超支等問題,就已經多次推遲發射。在最新29日計劃發射前,這自然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
28日,NBC主持人托德(Chuck Todd)便以此為開場白,詢問納爾遜?!拔覀冞@次要重返月球,在那里生活、學習,開發新的技術。所有這些之后,我們便可以載人去火星?!蹦釥柹绱嘶卮?。
針對發射一直推遲的問題,納爾遜稱:“它(項目)會成功的。第一次飛行是一次測試,我們測試火箭。我們制造這枚火箭和飛船,是為了做一些非載人實驗。飛行的主要目的是測試隔熱罩,因為你不能在實驗室里測試。所以如果隔熱罩能夠留存下來,并達到預期效果,那就是一次成功的測試。
29日發射臺上的火箭
他隨后又補充說,試飛中可能不會“一切如愿”,但這是測試的一部分,“我們對此有信心”。
主持人將話題引向俄羅斯。納爾遜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所作所為“不可原諒”,但美蘇冷戰期間也曾在航天方面合作過,這種合作關系延續至今。國際空間站就是這種關系的佐證。
中國近年來在航天方面的巨大進步,引來美國政界和媒體的關注。而納爾遜懷著一貫的意識形態偏見稱,中國“很神秘”,“不透明”,不需要任何形式合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關上中美航天合作大門的,恰恰是美國。201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沃爾夫條款”,限制NASA與中國同行接觸。條款規定不得利用聯邦資金以任何方式與中國在太空項目上進行合作或協調,以及禁止NASA接待來自中國的任何官方訪客。
8月27日,“阿爾忒彌斯”計劃發射塔 澎湃影像圖
而在采訪中,納爾遜還毫無根據地指責稱,中美之間正進行一場太空競賽。月球南極有資源有水,這意味著那里有火箭燃料。“我們不希望中國突然說:這里是我們的專屬領土。”
納爾遜此次的發言,延續了他此前指責中國的口徑。上月,他曾聲稱中國會“占領月球”,建立軍事基地。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回應稱,美方一些官員不斷構陷污蔑他國正常合理的外空事業。中方堅決反對此種不負責任的言論。
2017年10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式宣布將實施“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其目標是在2024年前將美國航天員送上月球,并在2028年前于月球表面建立永久基地,為登陸火星和更深層次的深空探測任務奠定基礎。
但整個“阿爾忒彌斯”計劃并不順利。去年3月,《紐約時報》報道稱,“阿爾忒彌斯計劃”使用的航空發射系統初次“熱火”測試中,一個元件發生故障,導致點火時間未達預期。隨后,火箭提供液氧的閥門又出現故障,使得原定測試不得不延期。
去年11月,納爾遜正式宣布“阿爾忒彌斯”計劃將推遲至2025年,并將推遲主因歸咎于“月球登錄器”(HLS)訴訟案,聲稱由于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先后向美國政府問責局(GAO)、美國聯邦索賠法院狀告NASA,導致凍結項目長達7個月,由此不得不推遲首次載人登月時間表。他還表示,除合同官司外,往屆國會撥款不足以及“特朗普政府2024年載人登月的目標在技術上沒有可行性”等都是導致該項目推遲的因素。
根據“阿爾忒彌斯”計劃,“阿爾忒彌斯1號”(Artemis I)任務原本計劃在2021年上半年發射,現已一再推遲。據納爾遜表示,“阿爾忒彌斯2號”(ArtemisII)載人任務的目標是2024年5月,而將航天員自阿波羅時代以來首次送到月球表面的“阿爾忒彌斯3號”任務預計將不早于2025年。(觀察者網趙挪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