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一年多前,在A股市場上白酒股如日中天,成為多個大機構最重要的核心資產。投資界的一個普遍觀點是,如果不買白酒股,就無法戰勝大盤。如今,形勢卻出現了逆轉,白酒股的價格大幅下跌,那些重倉白酒股的機構投資者,陷入了輿論旋渦。那么,這期間發生了什么?曾經大行其道的白酒股投資邏輯,難道突然失效了嗎?
其實,白酒股的投資邏輯并不復雜,就是看業績。
貴州茅臺之所以長期占據A股第一高價股的寶座,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業績好。雖然從凈資產收益率等角度來看,它有時也會被其它公司超過,但問題是,其它公司的高收益往往維系不了多長時間,貴州茅臺則保持了穩定上升態勢??陀^而言,直到現在這種格局似乎還沒有改變??陀^而言,很多投資者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敢于不斷高價買入,從而持續推高其市值。就A股市場的白酒股而言,基本上走的也是這樣的行情,只是力度要比作為龍頭的貴州茅臺小一些而已。
但是,白酒畢竟不是選消費品,這么些年來,國內白酒的銷售量是在下降的,只是因為銷售價格在不斷提高,因此,銷售金額在增加,并且不斷向頭部公司集中。這也意味著,像貴州茅臺這樣的高端酒,其生產份額是在持續擴張的。在經濟發展較快、社會消費活躍的背景下,貴州茅臺也還能夠維系不錯的增長,以業績為主導的投資邏輯還是適用的。
但現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一方面,經濟增速下降,加上疫情防控導致餐飲業低迷,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壓縮對白酒的消費;另一方面,從大環境來說,奢侈性消費現在也受到抑制,白酒的消費場景不如過去廣泛。這樣一來,投資者必然要考慮白酒股的業績還能不能持續增長。一個嚴酷的現實是,雖然絕大多數白酒股現在的業績不錯,但也出現了不少隱憂。再說,由于絕對價格高,如果以股息率來計算,其靜態估值是不便宜的,堅持持有的基礎是業績進一步增長。而一旦業績增長放緩,甚至因為外部因素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調,那么,高估值自然就支撐不??;而由于前期股價漲得多,換手又不充分,一旦有機構開始拋售,很可能形成連鎖反應。事實上,現在已經看到了這樣的現象。
顯然,對于白酒股來說,現在的投資邏輯并沒有發生本質變化,但之所以投資者從大膽買入變為了堅決賣出,原因在于其基本面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也不是剛剛開始,在去年二季度就有所表現,貴州茅臺等一線白酒股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下跌了。只是在當時并不是所有人都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不少人還沉醉于白酒股行情還沒有結束的想象之中,直到現在才發現情況已經大變。而此時很多白酒股已較去年初的價格跌去近半。
也許,現在還有人認為,既然白酒股的投資邏輯沒有變,那么,過些日子環境發生變化了,它還是會重新受到青睞。的確,歷史上也有過這樣的案例,包括2007年、2016年,都有過白酒股否極泰來的行情,買入貴州茅臺等個股的投資者,后來的確是大賺。不過,很現實的問題是,現在能夠預計什么時候會發生這種變化呢?依現在的情況分析,白酒銷量還會繼續下降,高端白酒銷售價格則很難進一步大幅度上升,并且其銷售規模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這樣,雖然從盈利情況來說,貴州茅臺等一線品種還是會很好,但基于現實,投資者必然會調低對它的估值,假如僅僅是作為績優股來看待,引入股息率作為參考因素,很難說白酒板塊接下去的行情會很樂觀。當然,這并不是說行情不會反彈,只是短期內很難有大行情了。
其實,不僅僅是白酒股,消費板塊中不少品種也是如此。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中,作為非必選消費品,要持續維持高估值并不容易,這也是世界上奢侈品公司股價大都并不高的原因。所以,回到白酒股的投資邏輯上,現在是這個邏輯存在的大前提受到了挑戰,繼續沿用過去的投資模式,恐怕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