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興證券禍不單行。先是澤達易盛IPO財務造假被證監會處罰,與紫晶存儲并列注冊制下“欺詐發行第一股”,東興證券作為保薦機構自然不能獨善其身;緊接著又由于5個IPO項目連續撤否,東興證券被廣東證監局公開警示。
(資料圖片)
資料顯示,東興證券IPO保薦項目的過會率較低而傭金費率較高,存在“重承攬而輕內控”的頑疾,可見,東興證券“踩雷”澤達易盛有其深層次原因,而最終處罰也可能使其投行業務進入蕭條期。
這也再次為各大投行敲響警鐘,注冊制下,中介機構應該切實承擔起“看門人”的責任,而不僅僅只是一個“簽字者”。
1
“踩雷”澤達易盛IPO造假案
2022年11月18日晚,對于*ST澤達(維權)(澤達易盛)、*ST紫晶(維權)(紫晶存儲)的投資者都是一個不眠夜,兩家公司皆因欺詐發行、其他信披違規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淪為注冊制下欺詐發行“并列第一股”,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其中,澤達易盛上市還不足3年。
根據披露信息,澤達易盛在2016-2019年報告期內累計虛增營業收入3.42億元,累計虛增利潤1.87億元;上市之后,在2020-2021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2.23億元,虛增利潤1.09億元。同時存在未按規定如實披露關聯交易、未按規定如實披露股權代持情況和虛增在建工程等問題。
面對如此大規模、長時間的財務造假,證監會開出了嚴厲的罰單,擬對澤達易盛責令改正和警告,并處8600.04萬元罰款;對時任董事長、總經理林應給予警告,并處以3800萬元罰款;對時任董秘、財務總監應嵐給予警告,并處以1300萬元罰款,且對兩人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其他4名相關人員也一并警告并處以罰款。
從欺詐發行的嚴重程度看,澤達易盛可能比紫晶存儲更早退市,因為其虛增收入、利潤占總營收、利潤總額的比值、持續時間都比紫晶存儲嚴重。
澤達易盛IPO的保薦人、持續督導券商皆是東興證券,彼時澤達易盛的募資為4億元,東興證券獲得的保薦承銷費用就高達4252萬元。公開資料顯示,負責澤達易盛IPO工作的東興證券保代是胡曉莉、陶晨亮,協辦人為王樂夫,其他成員還包括陳丹清、趙培明、李佳俊。
2
東興證券該遭何種處罰?
今年8月,上交所已對東興證券保代胡曉莉、陶晨亮給予監管警示,因二人在擔任澤達易盛持續督導保薦人期間,未勤勉盡責,未能有效識別并督促公司披露違規理財事項,未能有效督導公司完善相關內部控制制度,出具的專項核查意見及持續督導意見不準確、不完整。
值得關注的是,8月份澤達易盛還在證監會立案調查中,上交所對保代的處罰也是基于過失的處罰,即未勤勉盡責的處罰。如今,澤達易盛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案已被查實,根據相關法規,東興證券如果存在“故意罪”,助其“帶病闖關”,極有可能被暫停甚至撤銷保薦人資格,這對其投行業務帶來的影響難以估量。今年6月,平安證券就因被暫停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此后一蹶不振。
根據此前類似的財務造假案例,如果澤達易盛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東興證券還將面臨投資者發起的中介連帶責任賠償訴訟。
近日,東興證券就發布風險提示公告表示,公司將密切關注事件進展,全面配合監管部門相關工作,認真做好澤達易盛的持續督導工作,嚴格督促澤達易盛做好相關信息披露。公司對給投資者帶來的困擾深表歉意!
相比審核制,注冊制更加注重信披質量,也進一步壓實了保薦人的“看門人”角色 。從這個角度講,東興證券如果坐實“催熟”注冊制下欺詐發行第一股,肯定要比審核制下受到更嚴厲的處罰。
除了澤達易盛被證監會公開曝光財務造假外,近日,廣東證監局向轄區券商投行部門下發了新一期《廣東資本市場監管動態》,為撤否項目保薦機構執業問題進行了專刊通報,東興證券成為本次專刊中唯一被廣東證監局“點名”的保薦機構。轄區內,東興證券近3年申報的5個項目全部以撤否告終,且轄區2021年以來只有2個被否項目,均由東興證券保薦。
此外,東興證券曾因信披質量粗糙被證監會監管部門警示。東興證券在保薦大勝達的可轉債發行項目時,保薦材料粗制濫造,被證監會直接點名處罰。
根據中證協最新發布的2022年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質量平價結果,投行業務發展迅猛的東興證券被評為B類,也就是并未進入投行第一梯隊。
3
投行業務逆勢增長后“翻車”
事實上,東興證券“踩雷”注冊制下欺詐發行第一股,并非偶然之事。
近些年,東興證券保薦的項目,撤否率較高。深層次原因是公司“重承攬而輕質控”,同時內控也較為薄弱。
根據新浪財經梳理,wind數據顯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20日,東興證券該期間內在審IPO項目合計46家,數量在所有券商中排前二十名,可見比較注重承攬;撤回或被否的數量有15家,撤否率高達32.6%,在排隊數量前二十的券商中最高,可見公司質控一般。
撤否的15家企業包括江蘇鳳凰畫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億童文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揚瑞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有被抽中現場檢查一撤了之的,有收入確認依據等披露不充分的,也有與客戶之間關聯關系未進行披露的,投行內控三道防線“形同虛設”。
另一方面,盡管名義過會率低,但東興證券保薦承銷傭金率不算低。wind顯示,2019-2021年,東興證券IPO項目的承銷保薦傭金率分別為6.55%、7.49%、8.73%,逐年升高。而中信證券、中金公司等頭部券商的IPO傭金率均值已降至5%以下。
東興證券保持相對可觀的儲備項目、較高的傭金率,使其成為少數投行業務能夠維持逆勢增長的券商。今年上半年,東興證券營收、凈利潤分別為7.83億元、2.73億元,同比“雙降”,但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為5.7億元,同比增長了四成,對業績貢獻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東興證券通過“重承攬而輕質控”拉動投行業務背后,也離不開大量挖人。中證協官網顯示,目前東興證券有131位保代,而在2018年6月時僅有70人,到2020年6月時也僅有81人。
東興證券保代擴張過程中,西南證券的舊將是其投行人員重要的增量來源,被上交所警示的兩位保代胡曉莉、陶晨亮正是來自西南證券,兩人剛跳槽到東興證券半年,就成功擔綱了澤達易盛IPO的重任。只是誰能想到會有如今的情況發生?在監管處罰面前,可能投行業務的增長將成為浮云。
截至目前,東興證券仍有11個IPO項目處于在審階段,其中滬市主板5個、深市主板2個、科創板2個、創業板2個——這些在審項目的命運和結局仍有不確定性,是否暫?;蛉∠麑徍巳Q于監管的態度,目前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