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訊眼下正是早稻進入拔節長穗期,也是稻縱卷葉螟及水稻螟蟲等害蟲開始進入高發的關鍵時期。6月1日,平南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專家到安環鎮旺官村開展水稻田間“放蜂治螟”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為當地40多名種糧大戶、村民講授投放赤眼蜂防控稻縱葉螟及水稻螟蟲技術。
活動現場,無人機操作人員按照事先設定好的參數,輕輕按下按鍵,隨著一陣“呼——”的聲響,螺旋槳高速轉動,載有灰色蜂球的無人機騰空而起,飛向稻田,開始放蜂作業。“在水稻螟蟲始盛期開始放蜂,每隔5天左右一次,利用植保無人機每畝水稻每次均勻投放4個蜂球放蜂器,每造水稻共釋放3次。”平南縣植保站站長吳云庭介紹,每一枚塑料蜂球內裝有約2000頭赤眼蜂蟲卵,投放田間24小時后,赤眼蜂蜂卵即可孵化出蜂。孵化后的赤眼蜂寄生在螟蟲卵上,將螟蟲卵營養吸收從而殺死螟蟲,以達到治理病蟲害的目的。
平南縣是廣西糧食生產大縣、全國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水稻產業項目示范縣、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和水稻優勢產區之一。2021年,該縣水稻種植面積達77.544萬畝,2022年早稻種植面積達37萬多畝。今年,該縣大力推行農作物(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示范項目,在官成鎮暢巖村、雙馬村,安懷鎮旺官村、高荔村等地開展3次植保無人機投放赤眼蜂防治稻縱卷葉螟及水稻螟蟲工作,投放面積1萬畝,有效減少農藥使用,推動水稻種植產業綠色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