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優化營商環境12項措施。其中包括小型汽車駕照申請年齡取消70歲上限,試行私家車登記持身份證全省通辦等。這些改革新措施將自今年11月20日起實施。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李江平通報,為更好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的新需求,取消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托車駕駛證70周歲的年齡上限。對70周歲以上人員考領駕駛證的,增加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保證身體條件符合安全駕駛要求。同時,申請大型客車、牽引車駕駛證的年齡下限由26周歲、24周歲降低至22周歲,申請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年齡上限由50周歲調整至60周歲。
“汽車駕駛對駕駛員的反應力、判斷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公安部交管局提出的改革意見中,在放寬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年齡的同時,也提出擴大體檢醫療機構范圍,未來必然會嚴格對超過一定年齡的駕駛者身體狀況進行檢查。當前老年人數量逐年增多,放寬駕駛年齡限制顯然是為了更好地適應老齡化社會的出行需求。老年人也需要適度的鍛煉,進行適當距離的駕駛有利于鍛煉大腦和四肢的協調能力,避免一些疾病的發生。”首都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講師肖旭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根據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自2000年邁入老齡化社會之后,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持續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14%,實現向老齡社會的轉變。其中,“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結構將發生重大結構性變化,老齡人口將突破3億大關。“十四五”將成為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最重要的“窗口期”。
“銀發經濟需要大力發展。因為老年人控制的資產經濟實力在各國都是最大的,隨著遺產稅等措施實施,老年人也需要消費。另外我國人均壽命達到了80多歲,退休后有長達20多年的消費期,需要擴大老年人的自我活動能力。”高級經濟師周正國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記者了解到,我國現行《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明確,18周歲以上、70周歲以下可申請小型汽車的駕照,年滿70歲的駕駛員需要每年提交一次體檢報告。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持有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駕駛證的,應當到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或者核發地以外的車輛管理所換領準駕車型為小型汽車或者小型自動擋汽車的機動車駕駛證。
此外,在推行“異地通辦”方面,公安部也推出4項新措施。在實現小型汽車駕駛證“全國通考”的基礎上,推行摩托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每年將惠及30萬異地考領摩托車駕駛證的群眾;推行摩托車轉籍異地通辦;在12個省(區)試點推行非營運小微型客車登記持身份證通辦,便利群眾省內異地購車登記;并推行二手車出口臨牌異地通辦。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也提出擴大機動車免檢范圍,在實行六年內6座以下非營運小微型客車免檢基礎上,將六年以內的7-9座非營運小微型客車(面包車除外)納入免檢范圍。對非營運小微型客車(面包車除外)超過六年不滿十年的,由每年檢驗1次調整為每兩年檢驗1次。全國將有1.7億多私家車主享受到改革帶來的便利。( 陶鳳王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