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外連續發生的特斯拉“雷達誤偵測”事件,引發熱議的同時,也將汽車網絡安全問題拉進了人們的視野。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汽車內部動輒有上億行軟件代碼,儼然成了一部移動的電腦,也因此成為網絡攻擊的“活靶子”。
這既是威脅,但同樣伴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在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中,多家企業紛紛“亮劍”,加強汽車網絡安全防護的同時,搶跑“新賽道”。
安全防護薄弱,智能汽車成網絡攻擊“活靶子”
“雷達誤偵測”事件并非個案。公開報道顯示,近年來,類似的汽車網絡安全事件屢屢發生,涉及Jeep、奔馳等多個汽車品牌。
“通過4G、5G等移動網絡,智能汽車正逐步從封閉網絡向開放網絡升級,車內功能大幅度增加,車與車、終端應用、路邊基礎設施以及云端之間的聯通也隨之大大增強,由此導致更多的信息安全接入點和風險點被暴露出來。”開沃汽車集團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兼軟件研究院院長劉樹全介紹。
劉樹全說,目前不少汽車廠家更關注功能上的實現,卻忽視了基礎架構的夯實,如網絡安全問題,如在車載數據交互過程中,安全防護薄弱,導致數據傳輸、訪問時常出現泄露。智能汽車成了繼智能手機后網絡攻擊的又一個“靶子”,遠程控制、數據竊取、信息欺騙等安全問題不斷蔓延,嚴重威脅到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
2020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聯合相關機構,針對多款智能網聯汽車進行信息安全測試,結果發現高達63%的網聯車輛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亟待出臺強制性規范標準,市場空間巨大
“目前,國內汽車網絡安全領域還沒有強制性的規范,標準法規還未完善,更多的是依靠企業等主體自行摸索。”劉樹全認為,國家或行業需盡快出臺強制性的規范標準,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引導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市場主體重視汽車網絡安全的能力。
汽車網絡安全問題頻現既是威脅,但同樣伴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開沃汽車集團品牌部副總監施文會介紹,當前汽車市場上的語音交互、手機遠程控制、車內外加載攝像頭等智能化功能的搭載率日趨上升,已呈現從以往加裝音響、天窗等硬件,向智能軟件服務方向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智能汽車產業不斷發展,汽車網絡安全問題將越來越受到關注?;谶@一新情況、新挑戰,未來具有較高安全防護能力的智能汽車操作系統平臺,也將有很大發展空間。
搶占“新賽道”,寧企紛紛瞄準市場發力
誰能盡快搶占“新賽道”,在汽車網絡安全問題上發力,無疑將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勢。記者采訪中欣喜地發現,南京市多家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企業已主動出擊。
作為整車企業,開沃集團在汽車網絡安全上做起了“小防護”:在車載系統的基層架構上采用多層技術,避免單層技術易被攻破的弱點;在車載端、云端、路端等之間的數據傳輸,設置分層加密;在用戶層上,在服務系統中對用戶實行身份認證……
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以5G+AI車路協同加速實現無人駕駛和智慧交通,無人駕駛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該公司南京技術總監王東科介紹,在車路協同模式里,他們對車端、路端、云端都做了網絡安全方面的部署。
中電萊斯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控股公司萊斯網信積極參與秦淮區省級車聯網先導區的建設。中電萊斯高級工程師、“車內信號燈”項目負責人賁偉介紹,公司車聯網產品利用邊緣計算、大數據、北斗定位等技術,提供面向公眾的交通信息服務、無人車輛的自動駕駛以及面向交警的交通設備運維管理。同時,瞄準自動駕駛領域,為車輛提供高實時、高精準度、不可或缺的交通信號服務,創造安全的自動駕駛環境。 (記者 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