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雙碳”發展目標 車企如何在這種挑戰中獲得新發展機遇?

發布時間:2021-07-01 15:44:21  |  來源:中國汽車報   

日前,以“新起點、新戰略、新格局——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閉幕。對于汽車行業而言,“十四五”即是新起點,在碳中和、碳達峰減排目標下,汽車業還肩負著挖掘內循環潛能、重塑產業格局等重大課題。12~14版遴選了與會嘉賓廣泛關注的“雙碳目標”“芯片荒”“智能網聯汽車”三大熱點話題以及“軟件定義汽車”等焦點問題,進行集中呈現。

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發展目標,怎樣在這種挑戰中獲得新發展機遇是車企的必修課。

新能源車與燃油車協同減碳

踐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汽車行業任務艱巨。中國汽車行業和企業也愿意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積極推動汽車行業實現綠色發展,但具體如何實施,行業、企業尚缺乏清晰的路線圖。

汽車行業的“雙碳”目標遲遲未能明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車企相關戰略決策。一汽集團副總經理劉亦功提出,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行業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及路線圖,確保企業可以落地執行。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尤崢則表示,在更好發揮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作用的同時,也需要明確燃油車相關排放標準要求,給企業充足的時間做好研發儲備。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慶洪提出,要明確汽車行業分階段實施的“雙碳”目標路線圖和時間節點,并與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標結合起來,讓汽車行業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俊則表示,“雙碳”目標下,企業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并立即付諸行動,才有可能誕生世界級“新汽車”品牌,新汽車產業也將演進成為最有活力的新科技產業。江淮汽車集團董事長項興初認為,面對“雙碳”目標,不僅新能源汽車要發揮作用,燃油車也要做好節能技術的研發,尤其在商用車領域,要盡快與“雙積分”政策接軌。

探索全生命周期脫碳之路

一汽集團戰略管理部總經理柳長慶表示,從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看,汽車在使用環節碳排放占比高達30%。因此,推動汽車電動化、提高燃油車經濟,包括電池回收利用,將成為未來汽車產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技術及管理體系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雙碳”戰略下,車企要在產業政策、產品結構、企業收益中尋找新的衡點。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夕勇認為,隨著政策支持落地和示范城市群效應放大,氫燃料商用車會在“十四五”出現集中放量發展。

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施博翰介紹:“寶馬追求綠色可持續發展,強調產品和生產的可持續,希望通過讓我們的產品更綠色、可持續,以保持我們已有的優勢。”

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佐佐木博樹介紹,日產于1月27日發布了在2050年之前,實現包括經營活動在內的汽車生命周期整體碳中和新目標。相關計劃將于2030年初啟動,力爭投向核心市場的新型車輛全部為電動車,并推進各項創新。

保持政策連續和穩定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指出,國際社會碳中和的一致行動,進一步倒逼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轉型。

萬鋼強調,我國要加快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保持政策的連續和穩定。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程中,要實現氫電協同,共同支撐推進汽車電力驅動變革;推動融合發展,加快形成中國特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標準體系。

劉亦功表示,當前,在發展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方面,還需要制定具有中國特色的標準法規。尤崢則認為,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有效充電網絡的匹配是一個重大課題。

張夕勇強調,要尊重市場規律,結合市場需求推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產學研用各方都貢獻各自的力量。“政府要適時出臺法律法規,引導規范行業發展;企業要根據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推出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學校要結合行業需求培養人才;研究機構要做好前瞻共技術研發。”張夕勇說。(記者 王金玉)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