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百度Apollo在上海正式啟動自動駕駛示范應用,可以通過下載“蘿卜快跑”,體驗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此前,“蘿卜快跑”已經落地北京、廣州、滄州和長沙四地,百度是中國開放試運營城市數量最多的自動駕駛公司。
自動駕駛市場已經成為了出行市場的趨勢。
IHS Markit在近期發布的《中國自動駕駛市場和未來出行市場展望》報告提到,國家提出的L4級新車在2030年20%的市場滲透率目標。IHS Markit預測,假設國家層面的激勵措施在市場上取得積極效果,規模效應在技術成本上快速顯現,新興商業模式有效推動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的發展,未來自動駕駛的滲透率將快速提升,2025年L2以上的新車滲透率至少達到45%,2030年將達到80%以上。IHS Markit認為,未來Robotaxi將占到共享出行市場的60%以上,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3萬億。出行市場未來會轉向無人車出行服務場景。
在上海開城,標志著百度進一步推進無人車出行的商業化進程。百度Apollo在上海開放的示范應用路線將分階段、有序覆蓋150個試乘站點,可以實現公共交通接駁、日常通勤、商務休閑等出行服務。截至2021年上半年,“蘿卜快跑”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已累計接待乘客40多萬人次,自動駕駛路測里程已經超過1400萬公里?!疤}卜快跑”3年內將在30個城市部署3000輛無人車,服務300萬用戶。百度走在了自動駕駛行業前列,成為擁有中國開放試運營城市數量最多的自動駕駛公司。
自動駕駛汽車離不開硬件,芯片級別的毫米波射頻芯片的出現,以及雷達成本降低,將促進智能駕駛及無人駕駛的發展,為無人駕駛的商業化提供落地可能。在2020年CES展覽上,許多激光雷達廠家展出了自家的最新產品,重點在降低成本、降低功耗等,激光雷達在車輛中的集成設計、數據處理速度更快。如果這些雷達產品量產后,將為實現自動駕駛提供了更多可能。
造車相關的芯片在中國的發展也被看好,據華爾街日報之前的報道,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中國不但不會過度依賴,反而會在未來幾年產能迅速增長。而美國在芯片制造領域的份額會進一步縮小,2030年,中國會成為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地。另外,自動駕駛的落地將促使無人出行行業相關法規進一步完善,未來,行業將逐漸走向規范化、標準化。
在眾多汽車廠商和新造車勢力入局的當下,百度的無人駕駛商業化思路可以給后知后覺的車企們提供什么參考?
明確三大商業模式及全要素布局。在發布今年一季度財報后,李彥宏發表了全員信,明確提出了Apollo的三大商業模式:一是為主機廠商提供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2021下半年的每個月都會有一款新車上市,未來3-5年前裝量產搭載量預計100萬臺;二是百度造車,端到端地整合百度自動駕駛方面的創新;三是共享無人車。
在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的ASD生態布局中,百度Apollo領航輔助駕駛ANP產品和自主泊車AVP產品,已經實現從行車域到泊車域的全覆蓋,將成為未來10年內強勁增長動力。
在造車這條路徑,百度Apollo整車實現了從感知層到決策層再到執行層的全要素布局。通過自研開發昆侖芯片、投資并購,夯實基礎。此外,百度還布局智能交通、城市大腦,設計了“1+2+1”的城市大腦架構,希望能夠“更懂城市,讓城市更智慧”。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包括成本、技術成熟度、運營等。如今,百度“蘿卜快跑”在上海開城,意味著Robotaxi的商業化進一步落地。
此外,百度Apollo還擁有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能車聯三大平臺。在平臺的協同下,百度Apollo有了更多商業化落地場景。以Apollo的車路開放平臺為例,平臺由一個邊緣智能底座,一個基礎云端服務,六大可應用場景組成,包括智能通信、智能公交、自動駕駛、智能停車、智能貨運、智能車聯等,可以適合多個應用場景,如運輸物流、礦山勘探、智能座艙、智能交通等。之前,國際知名投行瑞穗大幅上調百度自動駕駛業務估值,至400億美元。
此前,百度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在內部信中提到,百度Apollo選擇面向未來的商業化是“攀登珠峰,沿途下蛋”。蘿卜快跑的進一步落地意味著,百度無人駕駛的商業化路徑正在朝著既定的規劃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