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前三季度,不少國內企業以及跨國集團均發布了電動化戰略規劃,涉及碳中和時間計劃、銷量目的、車型及平臺規劃、技術布局以及研發投入等。本文梳理了大眾汽車、戴姆勒、豐田汽車、寶馬汽車以及Stellantis發布的相關電動化戰略。
1. 大眾汽車:大象轉身,最遲2050年實現碳中和,軟件將成為新的利潤來源
銷量目標:到2030年,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比2018年減少30%,純電動車型的份額預計將上升到50%;到2040年,在全球主要市場的所有新售車輛將接近零排放;最遲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到2025年,大眾汽車將其長期利潤率目標從7%-8%提升到8%-9%。
平臺規劃:將基于MQB、MSB、MLB燃油車平臺和MEB、PPE純電動平臺推出新的SSP(Scalable System Platform)平臺;2025年,將在奧迪品牌下量產 SSP 平臺的首款車型Artemis;2026 年在SSP平臺上生產純電動汽車;到2030年基于SSP平臺的汽車保有量將達到4000萬輛。
技術布局:①軟件平臺:將陸續開發三代軟件平臺E3 1.1 、E3 1.2 、E3 2.0。其中,1.1版本主要實現能升級并且遠程更新MEB平臺的產品;到2023年,1.2版本將開發高端軟件平臺,可以實現新的統一信息娛樂堆棧和針對奧迪與保時捷的遠程在線更新;到2025年,1.3版本落地,將是一個全新的、統一的、可拓展的軟件平臺和端到端的電子架構。②操作系統:計劃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統VW.OS。③自動駕駛:2025年,推出首款搭載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汽車ID.Buzz,其激光雷達可以最遠探測400米,主要以自研+合作的方式;2025年計劃在歐洲和美國提供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到2030年,將擁有運營自動駕駛車隊的系統能力。④電池:從2023年起,通過標準電芯降本50%(對應整車降本30%);從2030年起,標準電芯將應用于80%的電動汽車車型。⑤ 充電基礎設施:計劃到2025年,在美國和加拿大建設1800個快充站和10000個充電樁,在歐洲建設18000個充電樁,在中國建設17000個充電樁;充電樁的建設采取合作的方式進行。
研發投入:2021~2025年計劃共投資730億歐元用于投資未來技術,重點在軟件方面。
2. 戴姆勒:調整電動化戰略,計劃2030年車型全部純電化
銷量目標:在歐盟計劃2035年實現新車零碳排放的驅動下,戴姆勒進一步上調了其2025和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目標,分別為:2025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滲透率為50%;2030年純電動滲透率為100%;計劃2039年實現碳中和。
車型規劃:2021年推出純電動車型EQA、EQB、EQS、EQE ;2022年推出EQS和EQE的SUV版本,以及全球首發一款實際續航里程超過1000km、百公里電耗小于10kWh的EQXX車型;2023年推出梅賽德斯-邁巴赫純電動SUV;2024年推出純電動 G-Class ;AMG也將繼續向高端純電動化發展。
平臺規劃:從2025年開始,三大全新的純電動平臺將覆蓋所有車型:中大型轎車和SUV、房車使用MB.EA平臺;MPV和輕型商用車使用VAN.EA平臺;高性能純電動汽車平臺使用AMG.EA平臺。
技術布局:計劃將下一代動力電池的材料體系、大小、高度等均實現標準化,預計將適用于超過集團90%的車型;計劃在2025年左右采用下一代碳硅負極電池,2028年采用固態電池方案。
研發投入:將在2022-2030年間投資超過400億歐元。
3. 豐田汽車:多種燃料類型車型同時布局
銷量目標:將同時布局HEV、PHEV、BEV、FCEV電氣化車型,2030年將實現電氣化車型銷量800萬輛、純電動和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200萬輛。
技術布局:計劃通過開發新的電池材料和結構、降低整車電耗等方式將電池成本降低30%;將研發液態柱狀電池、固態刀片電池等新電池體系。
研發投入:在2030年前將投資逾1.5萬億日元(136 億美元)用于電池系統的研發。
4. 寶馬汽車:2050年實現所有環節碳中和
銷量目標:到2030年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1000萬輛;2023年電動汽車將覆蓋寶馬90%細分市場;2025~2030年,保持每年20%的增幅;2030年電動汽車占寶馬總銷量的50%,并覆蓋寶馬所有細分市場;到2030年,在生產環節降低80%二氧化碳排量,在車輛使用環節降低40%二氧化碳排量,在供應鏈環節降低20%二氧化碳排量;2050年將實現所有環節的碳中和。
車型規劃:2022年推出寶馬X1 BEV和寶馬7系BEV,2023年推出寶馬5系BEV以及MINI Countryman BEV;寶馬MINI將于2025年推出最后一款燃油車,到2030年,MINI將只生產銷售純電動車;2022年,寶馬將小批量推出氫燃料電池車型i Hydrogen NEXT。
平臺規劃:2025年起,將推出“新世代”車型平臺計劃,搭載重新設計的IT和軟件架構、全新一代高性能電力驅動系統和電池,并大幅提高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靶率来蹦芨采w從高量產車型到專屬高性能M車型在內的所有細分市場車型,其中也包括氫燃料電池汽車。
技術布局:到2021年底,寶馬將全面采用可在線升級的車隊管理系統;將通過數字化和互聯化的標準設定,并保證其在移動軟件領域的競爭力。
5. Stellantis:合并后的首個戰略發布,2026年實現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與燃油車持平
銷量目標:計劃在2026年實現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成本與傳統燃油車相同;2030年LEV (低污染車型)在歐洲市場占比達到70%、在美國市場達到40%。
車型規劃:① Opel品牌:2021年將會推出總計9 款電動汽車車型,年底推出首款氫燃料電池Vivaro 商用車;2024年實現全車系電動化;2028年在歐洲轉型為純電動品牌。② Dodge品牌:2024年推出首款純電美式肌肉跑車。③Peugeot品牌:2025年在歐洲銷售的車型全部實現電動化。④Ram品牌:2024年開始生產 RAM 1500 純電動皮卡,2025 年各級別均推出純電動車型,2030年前全部實現電動化。⑤Fiat 品牌:2024年各級別均有純電動車型,2025~2030年在歐洲轉型為純電動品牌。⑥Jeep品牌:在歐洲市場的所有產品線均提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2025年電動汽車銷量占比達到70%。
平臺規劃:將形成4大純電動汽車平臺:① STLA Small,適合A0到A級車,續航里程最高500km;② STLA Medium,適合意大利豪華品牌的中型車或美國Jeep車型,續航里程最高700km;③ STLA Large,適合豪華品牌的大型車,續航里程最高800km;④ STLA Frame,適合皮卡或者其他商用車車型,續航里程最高800km。
技術布局:① 電池方面:2024年,推出不含鎳與鈷元素的電池(能量密度為400~500Wh/L,但每度電 kWh 的成本可降低 20%)、含鎳但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電池(能量密度為600~700Wh/L);2024年,通過優化Pack、簡化模組、增加電芯尺寸等,將電池成本降低40%;2026 年將推出固態電池技術。② 動力總成方面:對應4大平臺將推出3款EDM動力總成平臺。功率最小的EDM #1可輸出70kW、采用400V架構;EDM #2可輸出125kW至180kW不等的功率,同樣為400V架構;性能最出色的EDM #3可輸出150kW至330kW,可對應一般的400V、或高階的800V電壓架構。③ 智能網聯方面:將與鴻??萍技瘓F成立Mobile Drive 合資公司,布局電動車的智能座艙及5G車聯網服務。④ 充電網絡部分:將與Free2Move、ENGIE等充電服務商合作,加快歐洲地區的快充網絡建設,目標到2025年在全歐洲一共建設1500 座快充站、5000支快充槍;2030年一共建設9000座快充站、35000支快充槍。
研發投入:到2025年計劃投資300億歐元
6. 總結
從以上企業集團的電動化相關戰略規劃可看出幾點趨勢:大多數企業尤其是歐洲企業均提出在2040~2050年實現碳中和,電動化轉型勢在必得;全新的模塊化、平臺化繼續成為新車型開發的趨勢;整車企業將在動力電池、智能網聯方面加強自身布局與技術儲備;汽車企業的發展機遇點與利潤增長點將發生顯著變化,數字化、軟件、自動駕駛等有望成為新的利潤方向。(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