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是汽車革命的上半場,網聯化、智能化、數字化則是汽車革命的下半場,芯片和操作系統作為數字化基礎將成為競爭焦點?!敝袊妱悠嚢偃藭硎麻L陳清泰近日在第三屆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如是說。
陳清泰表示,作為規模大、創新活躍度強的智能汽車市場,我國正不斷推動智能汽車芯片創新。
國產芯片雖然做到了能“上車”,可作為“后來者”,最難突破的關口是進入市場的壁壘,即如何突破過去固化的芯片市場供需格局。
“去年開始的芯片短缺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傳統芯片供應體系供應不足,二是全球高性能車載計算芯片的產業格局還未固化,這為我國車載芯片企業打開了一個在競爭中崛起的機會窗口,企業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歷史機會,闖進全球芯片供應鏈?!标惽逄┱f。
汽車從傳統交通工具逐步升級為第三大移動智能終端,車用操作系統亦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在大會上表示,今年1月-8月,我國帶有自適應巡航、自動緊急剎車、車道保持等功能的L2級別智能網聯乘用車的滲透率已經達20%。他說:“操作系統是汽車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各企業必爭的戰略要地。”
陳清泰表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在技術能力、產業規模、創新活躍程度方面,都走在全球前列。如今,各新能源車企都在自主或與專業軟件公司合作開發操作系統,有了一定的積累,這為創造自主可控的“中國版”智能汽車操作系統打下了基礎。
專家指出,目前,智能汽車的操作系統還沒有形成統一格局,在操作系統“歸一”的過程中,各企業都有競爭勝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