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農忙時節。在北京市密云區河南寨陳各莊村的500畝農田里,五臺拖帶著不同作業機具的無人駕駛拖拉機正在進行現場演示,五臺農機各司其職,配合默契,精準、有序、自主開展作業。
這是由北京移動和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合作,在密云無人作業試驗示范基地開展的5G+無人智慧農機示范會。在中國移動5G+北斗高精定位技術支撐下,對農機的定位可以精確至厘米級別。相比傳統耕種方式,精準定位可以有效減少漏播、重播,確保農機直線行駛,有效提升農業資源利用率,節本增效。此外,5G+無人智慧農機可根據規劃路徑實現自主作業、自動調頭、自動提升和放下機具,配合角度傳感器后還可實現實時監測作業質量、統計有效作業面積等功能。
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沒有駕駛員,但這些農機們卻像是擁有了自主智慧,他們不僅能區分作業區域和邊界區域、會自動控制機具動作,還能實現U字形和原地魚尾式掉頭,作業直線精度只有2.5厘米左右的誤差,比有人駕駛的傳統農機更加靈活敏捷,作業效率明顯提升,人工成本大幅下降。更有趣的是,除了完成規范的作業任務,這些農機還能“表演節目”:按照事先上傳的圖案,在北斗輔助駕駛系統的指揮下,無人拖拉機只用3分鐘就在200平米地塊內,使用“旋耕作業”功能繪出了“100”字樣,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工作人員介紹,這項功能將主要應用于景觀農業種植。
2020年,中國移動建成并發布了全球最大規模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系統集5G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技術特性和北斗系統的導航、定位、授時和短報文通信能力于一體,能夠為多種高精度定位應用場景提供解決方案,精準農業即是其中之一。此次北京移動與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在5G+智慧農機研發和推廣上的合作,就是雙方在探索5G無人駕駛技術應用、農機大數據分析和作業數據深入挖掘方面邁出的第一步。
隨著當前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業用地和農業人口日益減少,能夠節約人力、提升效率、讓每一寸土地發揮最大價值的精準農業已經是大勢所趨。5G+無人智慧農機,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助力實現精準農業,為發展首都農業數字化和早日實現鄉村振興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