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綠燈”指引智能網聯汽車加速跑

發布時間:2021-12-29 09:50:46  |  來源:中國汽車報  

2021年,被疫情抑制的購車需求逐步得到釋放,盡管局部地區疫情有所反復,但在總體可控的大環境下,我國汽車市場正在加速回暖。與車市同頻共振的是智能網聯技術的普及速度。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進入2021年以來,新車的智能網聯配置前裝標配搭載率一路上升,9月首次超過10%,達到11.77%。

應該說,智能網聯汽車的強勁發展勢頭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企業的不懈努力。去年底出爐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明確提出,到2025年PA、CA級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超過50%,2030年超過70%;2025年C-V2X終端新車裝配率達50%,2030年基本普及。這一路線圖定調未來15年發展路線,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提供了頂層設計。從目前的進展來看,實現上述目標的難度并不算大。

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正處于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商業化前期階段。為了推進其高質量發展,從國家層面來看,2021年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可不少。例如,《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從生產層面對車企提出了產品質量及數據網絡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構建了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的“中國方案”;《關于確定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第二批試點城市的通知》新增10個城市作為試點,以加強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不同等級智能網聯汽車在特定場景下的示范應用為目標;《智能網聯汽車道路試驗示范應用管理規范》進一步明確和完善了智能網聯汽車路測的相關要求……這些文件在很大程度上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設定了底線,有助于推動產業規范化、規?;l展。

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也是地方探索新動能、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歷史性機遇。為此,國內多個主要省市爭相出臺了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車聯網等相關的行動計劃及方案,針對發展方向及重點任務、配套措施等出臺具體舉措,強化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的建設和運營,助力區域及跨區域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與應用快速發展。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地區嘗試將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結合起來,希望借此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提高市民通行效率,并助力節能減排。這是一種頗有遠見的做法,部分城市已經開始試點。從整個產業規劃來看,智能網聯汽車必須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高度融合,協同配套推進,而政府應著力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整體規劃以及交通設施的統一規范。

得益于不少省市為智能網聯產業的發展“開綠燈”,車企、互聯網巨頭、芯片廠商、雷達及攝像頭廠商等產業鏈相關企業也在2021年加速向前邁進。尤其是造車新勢力,無一例外地將智能網聯配置作為重要賣點。華為近日對外透露,在過去一年多時間,其在智能汽車領域發展了約300個合作伙伴。百度在今年夏季推出面向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路云圖協同的智能網聯解決方案,并在北京亦莊、廣州黃埔、上海嘉定、河北滄州等地進行實踐,其自動駕駛出租車也在多地上線運營。另外,地平線、德賽西威、科大訊飛、小馬智行、四維圖新、圖森未來等企業也在加速布局,使我國智能網聯的自主化進程不斷加快。

在各方的共同助推下,智能網聯技術進步明顯,L1、L2級輔助駕駛系統普遍應用在主流車型上,并向更高一層邁進。在外資力量較為雄厚的汽車零部件領域,智能網聯浪潮的到來為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突破口,相關科創公司也不斷進步。例如,今年7月,芯馳科技發布了基于V9芯片開發的全開放UniDrive自動駕駛平臺,商湯科技發布了涵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路云感知平臺的“絕影”全棧解決方案。

回首2021年,智能網聯產業取得了很大進步,但新的挑戰也隨之到來。智能網聯汽車正在成為多個創新領域的交匯點,但汽車與信息、通信、交通等尚未形成完備的跨行業融合創新體系、組織管理機構和統籌推進機制。智能網聯汽車本身也存在諸多問題需一一解決,例如核心技術有待突破、產業資源有待整合、配套環境有待完善等??梢灶A見的是,2022年的智能網聯產業發展還會繼續提速,助力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張冬梅《中國汽車報》(2021-12-27 002-003版)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