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內共有七家汽車企業將產銷目標定在“百萬輛”。在中國車市,“百萬輛”是一條約定俗成的分界線。分界線這邊,是“頭部車企”;分界線那邊,則是“其它車企”。一線之距,便是千差萬別。
對于沖百萬“七雄”來說,2022年沖擊銷量“百萬+”,要靠層出不窮的新車,也要靠與經銷商形成新的共贏關系。超越“百萬輛”,只是第一步;超越之后,再將產銷規模穩定住,在更長遠的未來“保級”乃至“扎根”,將是更大的挑戰。
增產能:為“沖百萬”奠定基礎
2021年,奇瑞汽車銷量達到96.2萬輛,距離“百萬輛”只差3.8萬輛。但之于奇瑞汽車,“百萬輛”只是一個“過客”。嚴格上講,150萬輛,才是奇瑞汽車今年真正的目標。
從96.2萬輛到150萬輛,同比增長56%以上,業內人士認為,盡管奇瑞汽車擁有龐大的海外銷售網絡和經驗,但直接達成從100萬輛到150萬輛的跨越,難度相當大。但若論100萬輛,奇瑞汽車是最有把握的一個,不僅因為只有一步之遙,還在于其在國潮和出口兩大領域的積累正在進入收獲期。2021年,奇瑞汽車實現26.9萬輛的出口量,同比增長136.3%。
比亞迪2021年產銷量為73萬輛,距離百萬輛還有27萬輛。近日,比亞迪宣布徹底停產燃油車。即未來比亞迪只生產新能源汽車。做出這一決定的背景,是今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猛增。在比亞迪銷量結構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已經達到98%。今年,將是國家推行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最后一年,但業內關于補貼“繼續”的呼吁也時有出現。
日系車中,“兩田”旗下四個主機廠受供應鏈影響比較小,一季度的整體表現來看,相當穩健,正在根據既定節奏增產能、推新車。2022年,將是“兩田”在華實施“電動化”的關鍵之年,將發布旗下純電動車品牌和首款車型。3月底,廣汽本田正式發布e:NP極湃,并首發首款車型e:NP1極湃1。根據規劃,到2025年,廣汽本田將每年推出一款全新的純電動車型。
截至目前,“百萬+七雄”均沒有公開表示要修改“年度目標”。市場持續向好,是關鍵因素之一。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23.5萬輛和42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8%和7.5%,比2019年同期實現10%的增長。
推新車:帶動產銷量“開年紅”
對于缺芯、原材料和油價上漲,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2021年年度報告溝通會上表示,將通過各種努力,確保全年產銷15%同比增長順利達成。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廣汽集團準備了十五款全新、換代或改款車型。其中,廣汽豐田有威颯、鋒蘭達、bZ4x;廣汽本田則有e:NP1。值得一提的是,雅閣和凱美瑞是中高級轎車的爆款車型,且爆款效應顯著。全新車型加上爆款車型,是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沖擊“百萬輛”的底氣所在。
根據公開資料,今年,比亞迪將推出驅逐艦05和比亞迪海豹兩款全新車型。兩款新車加上此前熱銷的比亞迪秦PLUS DM-i,宋DM、海豚、漢EV,構成國內最為整齊的新能源汽車矩陣,覆蓋轎車、SUV和MPV等領域。
上汽乘用車擁有榮威和MG兩大乘用車品牌,通過抓住“年輕化”、“智能化”和“國際化”浪潮,年產銷量從2017年的52.2萬輛,增加到2021年的80萬輛。2022年,是上汽乘用車產品大年,將推出包括全新榮威RX5、榮威鯨、MG5天蝎座、MG ONE等全新車型。
從今年1~2月產銷情況來看,“新車效應”對銷量帶動,還是相當明顯。借助威颯和鋒蘭達兩款新車導入,加上賽那準新車的熱銷,廣汽豐田實現了10%的累計同比增長。在同一時期,比亞迪也實現了8%的累計同比增長,上汽乘用車則是6.8%。
穩銷售:保持節奏,不壓庫存
“百萬輛”,是對車企研發、采購、制造、銷售、服務全鏈條聯動是否高效的評價標準之一,同時也是車企過去一段時間深耕的成果呈現。
隨著車市第二季度消費環境趨暖,季節性利好因素出現,年內第一個銷售旺季有望到來。
今年3月中旬,記者對廣州經銷商進行摸底調查時發現,這些沖擊“百萬輛”汽車企業整體表現要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在庫存量、到店看車人數、交付量、訂單數和市場終端敏感度等重要指標上,基本與頭部車企持平。更為關鍵的是,在經銷商關系處理上,也是逐漸形成共贏的關系,不壓庫存,不隨意改變銷售節奏。從目前來看,相比前幾輪,新一輪沖擊“百萬輛”,車企準備更加充分。
南北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日產、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是車市“百萬輛俱樂部”的??汀_高、過線、再回落,這樣的車企也不少;北京現代曾經連續四年實現百萬輛,但2021年卻只有38萬輛。這些車企的經歷也為后來者鑒:比超越更重要的,是“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