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汽車產業領域合作是中德經濟合作的主要內容之一。自從大眾汽車最早進入中國市場,中德雙方在汽車領域的合作就不斷深入推進。幾十年間,德系品牌在中國市場保持高速發展,中國市場也成為大眾、奔馳、寶馬等德系品牌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而與德系品牌的合作對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也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隨著汽車“新四化”的加速推進,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中德汽車領域合作也開始進入“2.0時代”。新形勢下,如何繼續推進中德汽車產業深化合作,不斷實現共贏?中德雙方汽車工業協會一致表示,繼續推進中德汽車產業深化合作是大勢所趨。
中德汽車合作成績斐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985年3月,上汽大眾成立,這是中國最早的轎車合資企業之一,也是中德汽車合作的開始。隨后,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也是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生產企業,大大推進了中國轎車工業的發展。
“一汽集團有‘共和國汽車工業長子’之稱,大眾集團則是德國規模和產銷量最大的整車企業,雙方的合作可謂是強強聯合,這種合作已經奠定了一汽-大眾成功的基礎,使得一汽-大眾能夠發展成為中德企業合資合作的標桿。而且,這種標桿效應不單單是針對汽車行業,而是能夠外溢到中德全產業領域。”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副總裁張琳說。
“有了一汽-大眾之后,真正的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汽車工業發展質量體系才建立起來。一汽-大眾在導入奧迪和捷達的過程中,通過國產化、組裝,讓中國汽車產業真正接觸到了德國的質量體系,并在此后一直影響和改變著我國傳統的汽車產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介紹,一汽-大眾反哺了一汽集團,帶動了零部件體系,提升了造車的質量。從質量標準、質量流程到產品的技術標準,以及技術法規、安全法規、排放法規等,基本上都是隨著與大眾的合作引進的,對我國汽車產業整個體系的建設發揮了巨大作用。
張琳表示,中德的產業相似度非常高,中德的發展歷史也有共同點,都充分享受到了全球化帶來的紅利。中國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市場環境讓企業非常務實地在華投資、發展、合作。經過多年發展,中德的汽車產業已經完全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德國大眾和一汽集團作為合資雙方之間擁有極高的信任度,能夠充分合作。這么多年以來,德國大眾跟一汽的‘聯姻’關系始終非常穩定,雙方能夠敏銳把握市場需求、消費者口味的變化等,并能共同積極應對。這讓我對大眾與一汽的合作,以及德系企業在華發展都充滿信心?!睆埩照f。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表示,一汽-大眾發展了30多年,為企業本身以及為行業都留下了包括生產、研發、質保、人力、營銷等方面的強大體系力,樹立了合資企業的標桿。
產業開拓必將繼續深化
新能源、智能化等汽車“新四化”的發展正在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發生巨大變化,也進一步推進中德汽車產業不斷深化合作。
“汽車‘新四化’背景下,中德雙方汽車產業是一個取長補短的過程。”張琳表示,電動汽車尤其是現在的智能汽車,對于德國來說是“半新生”領域,而中國市場已經經歷10年的發展。在個別電動汽車技術方面,尤其是電池技術方面,中國企業表現出色。
“德國雖然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在生產質量、零部件整合等方面具備很強的技術積累,但在新的領域仍需抓緊轉型,以適應市場和技術的快速變化。在新的技術發展背景下,德國企業更離不開與中國企業的合作?!睆埩战榻B,大眾在積極籌建自己的軟件部門,一汽集團也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進行著很大的嘗試。雙方都意識到,在軟件定義汽車、通過數據支撐軟件迭代從而實現汽車的升級和技術發展等方面,一汽集團和大眾集團都需要大力提升。因此,雙方在這個領域更應該精誠合作,而不是簡單通過在傳統汽車領域的技術轉讓和車型導入來贏得市場。
“這個階段的技術合作,尤其是全面深入和全方位的技術合作非常重要,雙方在這方面合作的深入程度,決定了之前30多年合作的成功經驗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復制到未來的30年當中?!睆埩照f。
“中國是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市場,中德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中國市場發展的機會。在這個市場中,雙方都可以積累經驗和教訓,而這些是目前在全球其他市場所得不到的?!敝袊嚬I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說,對于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相關研發,未來可能會進一步轉向中國,貼近中國市場,其整個供應鏈也會在中國逐漸形成規模,這將支撐包括大眾在內的德國汽車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實現雙贏。
隨著中國新能源、智能汽車的快速發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的核心零部件市場也將在中國快速發展起來。同時,中國的一些零部件企業也將進入包括大眾等在內的國際汽車企業的全球采購體系,從而推進中國汽車供應鏈的全球化進程,為強化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做出貢獻。
“未來,中國很多的智能網聯企業,包括電池等領域的零部件企業,可能都將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大品牌?!痹S海東說。
“伴隨著汽車‘新四化’的發展,中德汽車企業均在轉型和企業戰略方面進行了充分考慮,新技術、新產品領域的合作,將成為一汽-大眾在中德合作中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礎?!睆埩毡硎?,在未來的若干年間,非常期待一汽和大眾能夠在電動化和智能網聯領域取得與過去30多年同樣的成功。
攜手走向“合作2.0版本”
付炳鋒表示,經過幾十年的合作發展,中德汽車產業從開始階段的產品、技術、研發合作,逐步發展到共同探索走向國際市場。如果將前面的合作階段稱作1.0版本,則未來的合作應該稱作2.0版本,屆時雙方將共同走向歷史新局面。
“中國已連續六年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合作伙伴,同時中國也是德國最大進口來源國。未來,中德兩國汽車產業進一步深化合作將是大勢所趨?!?/p>
例如在電動車領域,張琳表示,作為關鍵性因素的電池,需要中國這樣快速迭代、快速創新的場景,只有在中國,產品才能被市場充分測試和認可,之后再取得全球成功。
付炳鋒表示,憑借新能源汽車,中國汽車品牌已經可以在高端產品領域一試身手。而進一步高水平的開放,將給企業合作奠定良好基礎。一汽-大眾是中國汽車產業合資合作的典范,希望未來依然是一起合作走向國際市場的典范。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市場中,中德雙方將共同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生態,并將其推向國際市場,從而實現雙贏。(記者 李志勇 北京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