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讓自動駕駛回歸理性

發布時間:2022-11-09 09:42:42  |  來源:中國汽車報  


【資料圖】

自動駕駛行業似乎進入了“寒冬”,近期國外頭部企業傳出一系列不利消息。背靠福特和大眾集團、曾是硅谷自動駕駛明星企業的Argo AI將關閉運營;一年前估值高達500億美元的“輔助駕駛之王”Mobileye,真正上市時市值不及原估值的一半;因商業化遙遙無期,亞馬遜和聯邦快遞相繼關停了無人配送車項目;曾號稱要在自動駕駛領域與Waymo及Cruise“三分天下”的Aurora面臨嚴重危機,采取了裁員、高管降薪、出售資產、減少福利等方式節省開支。

之所以如此,與高階自動駕駛技術遲遲難以商業化落地有很大關系。數年前,在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迅猛期,很多高管宣稱完全自動駕駛指日可待,資本市場也對此頗為看好,巨額資金流向自動駕駛領域,整個行業彌漫著一股極度樂觀的氛圍。例如,2017年福特投資Argo AI時,曾預計2021年將L4級自動駕駛推向市場。前兩年,L3級被不少人視為“雞肋”,多家車企及自動駕駛公司在設定目標時甚至“羞于”談及L3級,而是直接瞄準了L4甚至L5級。

然而時至今日,L4級自動駕駛技術依然難以真正走向市場,只在部分特殊場景下進行了試點,無論從技術還是政策抑或是現實角度來看,都不具備商業化落地條件。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經不起無休無止地“燒錢”。以Argo AI為例,在燒完了從福特和大眾集團手中拿到的上百億元投資后,由于得不到新的投資,自身又尚無“造血”能力,只能黯然退場。再比如嘗試進軍無人配送領域的亞馬遜和聯邦快遞,在探路數年后依然沒能找到可行的商業化落地路徑,加上主營業務低迷,因此不得不關停無人配送車項目。

與此前的樂觀不同,現在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玩家都已經意識到,高階自動駕駛短期內難以實現盈利。資本市場經不起長期等待,在項目前期投入巨大且暫時看不到回報的情況下,不少投資者抽身離去,融資困難的Aurora為此遭受巨大沖擊。

當然,展望未來,自動駕駛依然是資本的風口所在,但在無法實現自我“造血”的情況下,自動駕駛公司能否在資本“寒冬”中存活下來,是必須面臨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玩家選擇告別過去秀技術賺吆喝的模式,從L4級“降維”布局L2+,讓技術真正落地。畢竟,雖然L4級自動駕駛市場化時間不確定,但L2級輔助駕駛技術已經能夠大規模應用,L3級系統也開始應用在量產車上,例如梅賽德斯-奔馳在德國銷售的奔馳S級和EQS。再看Mobileye,雖然市值遠不及預期,且在從輔助駕駛向自動駕駛進階的過程中逐漸掉隊,但至少現有的輔助駕駛業務為其帶來了大量的真金白銀,從而能夠支撐其走下去。

一些深感“燒錢”過多的車企也改變了策略,不再執著于自研,也不再盲目追求L4級自動駕駛,而是著眼當下,將能落地的技術先落地。在宣布關停Argo AI后,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表態稱,福特的當務之急是打造出優秀的L2及L3級系統,提升智能汽車競爭力。福特甚至暗示會購買外部方案,而不是完全自研。大眾集團也不再繼續加碼Argo AI,而是計劃通過合作的方式打造智能駕駛系統,為此其在德國牽手博世、在中國與地平線合作。

種種跡象表明,自動駕駛的路仍然很漫長,尤其是在全球經濟承壓、資本市場更加謹慎的背景下,依賴于資本輸血的玩家可能會過得比較艱難。不難預見,未來還會有一批基本功不夠扎實的自動駕駛企業或項目繼續倒下。即便是那些財大氣粗的大集團,也不可能無休止地“燒錢”。

不過,自動駕駛作為一項可以改變人類生活的革命性技術,巨頭們不會放棄,各國政府會全力支持,資本依然會不斷流入。面對自動駕駛行業“寒冬”,聰明的玩家會更加謹慎,選擇更加理性、更加現實的發展節奏,而不是盲目追求快速擴張和自動駕駛技術“一步登天”。多一些耐心和眼光,資本所投下的籌碼遲早會開花結果。張冬梅   《中國汽車報》(2022-11-07 003版)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