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布局增程技術,能否順利搭上造車“末班車”?

發布時間:2023-10-12 10:55:51  |  來源: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CFP)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帥國 在造車賽道上姍姍來遲的小米汽車,開始盯上增程式電動產品。近日小米招聘官網披露的信息顯示,“增程系統設計開發工程師”出現在其上線的一些職位中。

根據小米汽車之前發布的產品推出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將推出首款量產車型,首款車的技術路線是純電動車。因而,增程式電動車將作為新的產品類型在后期加入小米的產品陣營中。

小米為何會看上增程式電動?當前,增程式電動車細分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這或是小米汽車選擇進入該領域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增程技術在行業中被認為是燃油車向純電車的“過渡產品”,其市場紅利期能持續多久仍存疑。當小米汽車搭載增程技術的車型上市時,其能否順利打開市場?

不論是純電動車還是增程電動車,對于造車“后來者”的小米汽車而言,其前期產品的競爭力不容閃失。

小米汽車時間緊迫

在已宣布造車的科技公司中,小米汽車是為數不多的還未正式“下海”的企業之一。在小米汽車之前,華為已經通過與整車廠合作廣泛參與到汽車產業鏈當中,百度的汽車機器人項目也運作了有兩年時間。

綜合汽車行業的多數觀點,普遍認為造車“最后的窗口期”是在2025年,在這之前仍未能取得市場影響力的企業,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按照此種判斷,留給小米汽車進入市場的時間并不多,而若要在短時間內形成差異化競爭力,時間則更為緊迫。

自從2021年宣布造車之后,小米的造車進展就持續受到外界的關注。但多數情況下傳出的并非好消息,例如其牌照資質、工廠建設、量產能力等均處于不明朗的狀態。

最近,一些新的消息顯示,小米汽車在加速走向車型量產。首先,小米汽車的造車資質得到了解決,其已開始試生產電動車。今年9月,小米汽車進入試生產階段,每周生產大約50輛樣車。

在工廠建設方面,小米汽車亦在加快推進。按照規劃,小米汽車工廠分兩期建設,一期占地面積接近72萬平方米,年產能為15萬輛,已于2023年6月竣工;二期計劃2024年動工,2025年建設完成。小米汽車亦莊工廠已在大規模地招聘車間工人,招聘規模在100人左右。

與此同時,小米汽車首款新車的消息不斷被曝出,例如車型或采用轎跑與溜背的外觀設計,尺寸為中型轎車;三電方面有望采用800V高壓平臺搭配101kWh大電池包。

隨著一期工廠完成建設、首款車型開始試生產,小米汽車距離正式上市產品僅一步之遙。而此次其招聘增程技術的人員的信息則透露出,小米汽車正在思考,如何在新能源汽車產品正式上市后迅速產生突破市場的差異化競爭力。

增程細分市場的誘惑

增程電動車型作為混合動力車型的一種,成為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增長最快的一個細分市場。

據乘聯會統計數據,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為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

其中純電動汽車銷售244.4萬輛,同比增長168.6%,占比8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包括增程車型)銷售54.5萬輛,同比增長171.2%,占比18%。

今年上半年的終端零售數據顯示:新能源銷量293.64萬輛,同比增40.40%;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200.59萬輛,同比增長22.25%,占比6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包括增程車型)銷量93.77萬輛,同比增長105.73%,占比32%。

如果進一步把插混和增程細分來看,2023年上半年插混車型銷量72.7萬輛,同比增長92.28%;增程車型銷量20.8萬輛,同比增長141.86%。

相較于純電動車型,增程車型的使用場景更為廣泛。目前國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仍不完善,三四五線小城市充電設施布局不足、充電時間長、節假日充電排隊等問題依舊存在,因此消費者對純電車型有用車焦慮。而增程技術完全避開這些問題,成為當下消費者購車的一個好選擇。

對于造車后來者小米而言,進入最熱門的細分市場是其產品獲得競爭力的一個捷徑。從當前市場情況看,增程車型炙手可熱。除了理想汽車,2022年之后,先后有賽力斯汽車(AITO問界)、嵐圖汽車、零跑汽車、哪吒汽車、深藍汽車已經入局并推出了產品。

增程紅利期或僅兩三年

盡管增程混動細分市場表現強勁,但作為一種“過渡技術”,業界對于此類產品的市場前景保有相對謹慎的判斷。

小米汽車目前開始招聘增程技術人員,意味著其剛剛介入增程電動車這一領域。通常情況下,開發一款新能源車型需要18個月到24個月,需經過項目立項、產品設計、研發到最終量產上市的全流程。由此推斷,小米汽車的增程車型至少還需兩年的時間才能面世。

在9月20日舉辦的零跑C01增程版上市發布會上,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在接受包括經濟觀察網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近期2到3年,我覺得(增程式汽車)還是一個增長的過程。但是到5年以后,我相信增程式汽車(的銷量)就會往下(走),甚至(大家都)不用了?!?/p>

對于這一判斷,朱江明給出了兩點理由:“第一個,國家正在發展充電樁,(未來)充電樁會越來越密、越來越普遍,就像充電寶一樣,(純電車型)到哪里都可以充電;第二個就是充電快了,隨著800V高壓快充技術成本的下降,哪怕是2.4C(C代表電池充放電倍率)的電池,電量由30%充至80%也只要18分鐘,(以后的充電速度)至少是以前的兩倍以上,這個時候增程式汽車對用戶的吸引力就越來越小?!?/p>

另外,一手將增程動力“帶火”的理想汽車,也正在調整旗下車型的動力配置,從單一的增程動力轉向增程、純電“兩條腿走路”。公開資料顯示,理想汽車首款純電車型理想MEGA將在今年12月正式發布,2024年2月開啟用戶交付。

在今年8月舉辦的2023成都車展開幕上,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杰表示,理想汽車之所以今天才開始推出純電車型,是因為圍繞家庭用戶經過2-3年的研發之后,理想開始能夠用純電去真正解決家庭用戶的問題。

“如果沒有出現800V的高電壓平臺、充電樁以及電池的整體優化,如果達不到5C的充電功率,本質上我們認為原來純電車跑長途城際的問題是解決不了的?!眲⒔鼙硎?。

一邊是靠增程動力起家的理想汽車即將推出純電車型,另一邊是更多的“玩家”想擠進增程電動市場。可以預見,增程電動市場的競爭在未來兩三年里將十分激烈。除了小米汽車,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華為聯合打造的阿維塔汽車也正計劃推出增程動力車型。

留給小米汽車的難題是,當其增程產品上市,面對的將是一個競爭空前激烈的市場。此外,增程市場本身的紅利期,也會隨著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而被縮短。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