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WEMONEY研究室
(資料圖)
文|劉雙霞
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加速了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消費金融機構緊跟時代潮流,轉向數字化、高質量發展模式。
戰略先行
面對數字化轉型大潮,監管鼓勵,機構踴躍。
年初,央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要將數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務全流程,將數字思維貫穿業務運營全鏈條,注重金融創新的科技驅動和數據賦能,推動我國金融科技從"立柱架梁"全面邁入"積厚成勢"新階段。
數字化轉型既要著眼于技術層面,如科技賦能、技術運用、產品創新和體系完善,更要重視思維策略、組織體系、和經營模式的同步變革。
公開數據顯示,絕大多數金融機構都規劃了數字化轉型戰略,其中部分類型銀行、持牌消金公司已全部具備數字化轉型戰略。易觀分析報告指出,已有超30家金融機構成立了創新實驗室,其中大型機構擁有更為豐富的資金、人才資源,在設立支持技術創新型子公司及部門方面力度更大。
北銀消費金融作為首批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初期主要以線下模式為主。在發展過程中,隨著消費場景極大程度線上化,作為依托場景服務消費的金融服務也要因時而變,線上模式成為發展的必然。
2018年,北銀消費金融提出了三個并重的發展策略,其中之一便是“線上與線下”并重。
在北銀消費金融的數字化轉型理念中,要讓高品質的產品服務惠及更多消費者,將普惠金融理念落實到數字化轉型的每一步,并充分利用科技賦能,積極推動國內消費金融行業穩健有序可持續發展。
加快科技創新
只有筑牢科技底座,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之路才能行穩致遠。
北銀消費金融以科技引擎助力消費金融,深入推進風控驅動+科技驅動兩翼建設,連續三年聚焦“數據治理、科技建設”實施跨部門工程項目,不斷鞏固信息科技管理基礎,助推產品服務創新、管理流程精進。
一方面,實現100%業務線上申請、審批、放款及還款全流程,累計為800余萬客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通過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客服電話、消保專線等全方位平臺,構建疫情期間“7×24”全天候金融服務,暢通涉疫客戶服務綠色通道;建立健全客戶運營管理體系,努力實現客戶全周期數據化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擴大智能機器人貸后服務范圍,覆蓋對客戶提醒等多場景服務,提高貸后服務的自動化水平、智能化水平,竭力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優質專業的消費貸款服務。
2021年2月,北銀消費金融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北銀消費金融依托風控系統化基礎和信息科技保障實力,經過數據整合、內部測試、監管驗收等程序,公司克服疫情影響于2022年5月16日如期順利完成一二代征信報送切換工作,成為北京地區首家完成切換工作的消費金融公司。
更好地服務客戶
對于任何類型的企業來講,數字化轉型的最終目的是服務好業務和客戶。
消費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也需將用戶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出發點和動力源,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綜合競爭力。
北銀消費金融積極增強自身的數字化運營能力和科技掌控能力。圍繞消費金融服務全鏈條需求,不斷推進數字技術與產品服務的有機結合,豐富線上服務內容,助力提升服務效率,增添服務溫度,確??蛻粜枨蟮玫娇焖夙憫阵w驗更加便捷。
同時,在新市民金融服務中,北銀消費金融也將數字化的便捷服務貫穿其中。
北銀消費金融推出產品“e點貸”,支持結合“新市民”信用狀況動態調額,滿足“新市民”在教育、醫療、養老、家裝等重點領域消費;不斷加深與頭部電商、商旅等平臺合作,加大金融投放力度,刺激消費者家電、文化等領域的多樣消費需求。積極利用“易開花”APP提供簡單、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務,在APP上增加客戶主動提額功能,開展新人禮包、免息、提額等營銷活動,助力客戶消費需求。前瞻聚焦物流行業,研發推出物流行業司機專項產品“e”路貸,滿足專屬貨車司機客群消費信貸需求。
此外,北銀消費金融多渠道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線上通過官方網站、手機客戶端、公眾號,線下走進社區與市民“零距離”現場互動,開展消費者權益、征信知識、防騙反詐及防范非法集資等宣傳教育活動,提升市民金融素養和風險防范意識,履行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