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的2022:在變中求穩,在穩中求進

發布時間:2022-12-27 12:56:40  |  來源:科技金融說  


(資料圖)

2022即將接近尾聲,2023正緩緩而來。不知不覺間,又到了一年盤點季。
上期科技金融說對銀行業2022年大事件進行了梳理,本期將重點針對消費金融行業,一起回憶下持牌消費金融2022的關鍵詞吧。

關鍵詞一:股權變更

從6月底捷信消費金融傳出出售股權的消息,到華融消費金融、蘇寧消費金融分別被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收入囊中,更名為寧銀消費金融、南銀法巴消費金融,再到360子公司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掛牌轉讓所持晉商消費金融全部股權,持牌消費金融行業迎來股權變動潮。

關鍵詞二:馬太效應明顯
頭尾差距不斷加大,馬太效應凸顯,是持牌消費金融近年來的綜合表現,今年也不例外。
從今年半年報可以看到,雖然大多數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業績實現了正增長,但整體依舊呈現出“強者愈強,弱者恒弱"態勢。從營收來看,僅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公司的營收便已占據消費金融行業的“半壁江山”,分別達84.16億元、57.01億元、47.64億元、29.43億元、31.4億元。
在凈利潤方面,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仍穩居前三,上半年分別實現凈利潤19.37億元、11.5億元和5.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6%、12.3%和32.4%;螞蟻消費金融和杭銀消費金融緊隨其后,上半年分別實現凈利潤4.65億元和3.06億元。
關鍵詞三:監管罰單不斷
今年以來,在強監管態勢下,多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因違規經營被罰。
其中,招聯消費金融因存在金融營銷宣傳存在夸大、誤導,收取平臺服務費質價不符,產品定價管理不審慎等八項違法違規行為被罰290萬元;長銀消費金融因個人消費貸款資金被挪用、部分聯合貸款業務風險加權資產計量不足、部分存量貸款業務浮利分費、監管發現問題屢查屢犯等問題被罰160萬元;尚誠消費金融因線上個人貸款業務償債能力審查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100萬元。北銀消費金融因互聯網貸款業務風險管理有效性不足,對合作機構管理不到位被罰80萬元;長銀五八消費金融因個人消費信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和證券市場被罰40萬元。
挑戰與機遇并存。面對層層考驗,利好也在顯現。所謂“在變中求穩,在穩中求進”,應該就是持牌消費金融行業的整體寫照。
關鍵詞四:牌照開閘,大行入局
今年10月,謀劃三年多的建信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建信消金”)在今年10月獲批籌建,成為繼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之后的第三家大行系消費金融公司。
資料顯示,建信消金注冊資本為人民幣72億元,將作為建設銀行所屬一級控股子公司管理。
近年來,消費金融牌照審批收緊。據多家媒體報道,2021年以來,一直未有新設消費金融公司獲批。截至2021年底,我國消費金融公司數量為30家。而此次建設銀行入局,不僅讓寂靜時日的持牌消費金融行業再掀起一波漣漪,同時也給這個行業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間。
除了國有大行,一些中小銀行也在爭先排隊等候牌照,包括蘭州銀行、福建海峽銀行、湖州銀行、江陰銀行均曾提出擬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的議案。此外,上海農商行、富滇銀行、吳江銀行、蘇農銀行等多家銀行也計劃籌建消費金融公司。
隨著玩家的逐步增多,在競爭之下,也將促進持牌消費金融行業駛向快車道。
關鍵詞五:增資潮
自去年以來,持牌消費金融行業便迎來增資潮。
比如,招聯消費金融注冊資本由38.69億元增至100億元;北銀消費金融注冊資本由8.50億元增至10億元;杭銀消費金融注冊資本由12.60億元增至25.61億元;蘇銀凱基消費金融注冊資本由6億元增至26億元;螞蟻消費金融也宣布直接從80億元增資至300億元,當然最終宣告失敗。
不過,在今年11月,螞蟻消金增資一事再被提及。根據魚躍醫療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增資方案確定,螞蟻消金的注冊資本金將由原來的80億元增至185億元(不是300億)。參與此次增資認購的企業包括螞蟻集團、杭金數科、舜宇光學、傳化智聯、魚躍醫療、博冠科技、重慶農信。
此外,金美信消費金融也于今年6月發布變更注冊資本的申請,本次增資之后,注冊資本金由5億元增至10億元。
除了股東增資,ABS、銀團貸款也是消費金融增資的主要方式。今年以來,有十多家消費金融機構通過ABS、銀團貸款、股東增資等方式融資超百億元。
其中,馬上消費金融宣布成功發行18.2億元ABS。據悉,馬上消費金融安逸花個人消費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累計發行6期,累計發行規模91.86億元;興業消費金融成功發行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規模19.52億元。
此外,小米消費金融、平安消費金融、錦程消費金融、蘇銀凱基消費金融以及馬上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均成功募集銀團貸款,金額分別為6.8億元、6.75億元、6.3億元、3億元、6.8億元、5.1億元。
多元化的增資方式,正逐步成為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未來進行業務規模擴張、增強抵御風險能力的基礎手段。
關鍵詞六:發力新市民消費
2022年3月,銀保監會、央行頒布《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自此,持牌消費金融紛紛采取針對新市民服務的提升措施,開啟一波新市民消費服務浪潮。
比如,馬上消費陸續推出了“55奮斗日”、“星火計劃”、“新市民福利日”“追光計劃”等新市民“針對性”產品和服務,并與優惠券發放、專屬福利周等活動相互配合,系統性對接新市民多樣性需求的同時,也為重視降低新市民獲取金融服務的成本。2022年至今,新市民系列活動總參與用戶超過255萬,活動共提供近23億元消費金融額度,發出福利獎品超過43萬份。
中郵消費金融在中郵錢包APP上線“新市民助力計劃——1億免息補貼”主題活動,正式推出“新市民貸”,年化利率7.2%-23.76%(單利),循環額度、借還靈活,按日計息、不用不收利息,可分3/6/9/12/18/24期。據悉,中郵消費金融將發放1億元免息券給相關用戶,有新市民貸額度的用戶均可參與,活動期間限領一次首期利息9折券,優惠券領取后當日有效。
此外,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多媒體多渠道為新市民普及金融知識,也是持牌消金公司的一大舉措。
比如,馬上消費金融在線下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月”等宣講活動,線上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APP、小程序等渠道為小鎮青年、應屆畢業生、返鄉創業者等新市民提供“定制化”網絡金融教育宣傳。
中銀消費金融也開展了多層次、全方位、廣覆蓋的金融知識普及活動,幫助新市民提高反詐意識,增強金融素養。比如,利用好線上宣傳陣地,制作長圖、漫畫、知識問答、案例分析等主題“微課”,將金融知識及時推送到金融消費者“屏中”;聯合主流媒體、公安民警、社區志愿者組成“反詐聯盟”,以“接地氣”的方言滬語,向新市民、銀發族開展消保教育宣傳,傳授理性投資、防詐防騙等知識。
...........
結語:
持牌消費金融的2022,有壓力,但也有機遇。
壓力源于股東層面的不確定性,源于行業競爭加劇,源于業務層面的如何合規運營;機遇來自監管的利好政策,整體市場消費的逐步復蘇。近日,中央經濟會議上也再次強調了“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挑戰或將依舊,但未來仍可期。期待2023!

關鍵詞: 注冊資本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