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虎網 作者:樂金
今日,陸金所控股(NYSE:LU)首次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擬以介紹上市方式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進行雙重主要上市,不會發行新股,股份代碼和預期時間表暫未確定。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銀為其此次赴港上市的聯席保薦人。招股書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陸金所控股總收入458億元同比微降,凈利潤96億元同比下降30%。金融虎網還注意到,招股書披露,去年第四季度,陸金所控股的直銷團隊裁減優化的全職員工達1.17萬人。
(資料圖)
據金融虎網了解,去年11月24日,陸金所控股聯席CEO計葵生在Q3的財報電話會議中曾主動透露,將繼續與監管機構保持密切聯系,并隨時準備在獲得監管機構批準的情況下,盡快啟動在香港上市的計劃。在回答分析師有關“香港上市”的提問時,計葵生當時表示:就最早的時間而言,公司必須在2022年財務業績的基礎上完成這項工作。其非常接近監管機構的理解,即是否需要任何其他溝通來實際啟動流程。整改完成創造了更大的確定性。這個行業在這方面的一些其他動向已經可看到。因此,一旦我們的財務狀況能夠滿足,我們顯然會優先考慮這一點。
目前來看,陸金所控股的整改已基本完成。需要指出的是,據媒體報道,央行相關負責人1月13日在京出席新聞發布會時透露,2020年11月以來,金融管理部門指導督促螞蟻集團等14家大型平臺企業的一些突出問題扎實開展整改,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改。平臺企業金融業務的常態化監管框架也已初步形成。
自2020年10月30日起,陸金所控股的美國存托股份在紐交所上市并交易。其美國存托股份在紐交所的交易以美元進行。陸金所控股已根據香港《上市規則》第8.05(1)條申請其股份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其股份在香港聯交所的交易將以港元進行。
在控股股東方面,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平安保險通過安科技術與平安海外控股分別間接持有285,000,000股及189,905,000股股份,合共占陸金所控股已發行及流通在外股本總額的約41.4%(未計及根據股份激勵計劃或于轉換任何尚未行使可轉換本票后可能發行的任何股份)。安科技術是平安金融科技的全資子公司,而平安金融科技是平安保險的全資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是平安保險的直接全資子公司。因此,平安保險、平安金融科技、平安海外控股及安科技術均為陸金所控股的控股股東。
去年第四季度直銷團隊裁減1.17萬人
陸金所控股在招股書中介紹稱,其是中國領先的小微企業主金融服務賦能機構。使命是通過為小微企業主提供獲取普惠型產品和服務的便捷渠道,并賦能機構合作伙伴使其能高效地觸達和服務小微企業主,來提升小微企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陸金所控股為小微企業主及其他優質借款人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資產品,以解決他們大量未獲滿足的需求。在這一過程中,陸金所控股與中國超過550家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其中許多已與其合作超過3年。這些金融機構為陸金所控股賦能的貸款提供資金和增信服務,并提供其他產品以豐富我們正在創建的小微企業主生態圈。
通過獨特的線下到線上模式及遍布全國的直銷團隊,自成立以來,截至2022年9月30日,陸金所控股已為中國合計約6.6百萬名小微企業主提供服務。截至同日,賦能的零售信貸余額達人民幣6,365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貸款余額計,其在服務小微企業主的中國非傳統金融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二。
陸金所控股披露,雖然我們的貸款申請、審批和服務流程完全在線上進行,但我們擁有一支由超過40,000名全職雇員組成的全國性直銷團隊,覆蓋中國200多個城市,可充分了解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及偏好。我們的直銷團隊為小微企業主提供廣泛的線下支持,加強與客戶的聯系,這是我們與主要或僅為用戶提供線上支持的競爭對手的重大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第四季度,陸金所控股直銷團隊的全職雇員的裁減人數達到1.17萬人。 金融虎網注意到,陸金所控股在近期的業務發展中披露,我們加強了客戶選擇并優化了我們的直銷團隊,以便在客戶定位和選擇方面更加靈活、高效及有效。我們將直銷網絡規模由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58,038名全職雇員減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46,331名全職雇員。陸金所稱,盡管這些調整已導致新增貸款規模有所減少,但從貸款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我們預計新增貸款應比歷史貸款年期整體產生更好的業績。
招股書披露,自陸金所控股成立以來,截至2022年9月30日,累計服務約660萬名小微企業主。截至2022年9月30日,發放給小微企業主的貸款余額為人民幣4,934億元,自2020年12月31日起以17.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并占其通過平安普惠品牌賦能貸款余額的81.1%,這一比例自2020年以來增長了12.6個百分點。在灼識咨詢于2022年12月調研的合共1,000名小微企業主客戶中,有636名客戶認為其是最受青睞的小微企業主融資品牌。
運營數據方面,新增貸款規模由2020年的人民幣5,650億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幣6,484億元(955億美元),并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人民幣4,968億元減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人民幣4,176億元(615億美元)。貸款余額由2020年的人民幣5,451億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幣6,610億元(974億美元),而后減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人民幣6,365億元(937億美元)。
截至2022年9月30日,陸金所控股累計服務了1870萬名借款人。截至2022年9月30日,賦能的貸款總余額為人民幣6,365億元(937億美元),其中人民幣279億元(41億美元)或4.4%的貸款由其持牌消費金融子公司提供。
截至2022年9月30日,陸金所控股的凈資產為人民幣951億元,包括銀行存款人民幣458億元。截至同日,其消費金融子公司的資本充足率為20.1%,融資擔保子公司的杠桿比率為2.1倍。陸金所控股表示,穩健的資本狀況印證了我們的業務彈性,并為我們穿越經濟周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專注于為股東創造價值,從每年一次轉為每半年支付一次股息,在2021年及2022年前六個月分別實現29.4%及32.8%的派息率。
過去3年凈利潤超386億元 去年前九個月凈利同比降30%
業績方面,陸金所控股表示,于整個往績記錄期間,其業務受新冠疫情以及疫情政策及對應措施的影響。總收入由2020年的人民幣520億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幣618億元(91億美元),并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人民幣460億元略減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人民幣458億元(67億美元)。除所得稅開支利潤由2020年的人民幣179億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幣234億元(34億美元),并由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人民幣191億元減至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人民幣136億元(20億美元)。
信用減值損失不斷擴大,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九個月分別為人民幣30億元、人民幣66億元及人民幣103億元,分別占期內收入的5.8%、10.7%及22.5%。
于整個往績記錄期間,陸金所控股皆錄得凈利潤,2020年及2021年的凈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23億元及人民幣167億元(25億美元),而截至2021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凈利潤分別為人民幣138億元及人民幣96億元(14億美元)。于2021年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凈利潤率分別為27.0%及20.9%。
由此可以看出,自2020年開始的過去三年,不包括去年第四季度,陸金所控股的累計總收入已超過1596億元,凈利潤累計已超過386億元。2022年前九個月,陸金所控股的收入同比微降,但其凈利潤同比下降30%。
據金融虎網此前披露,去年第三季度,陸金所控股公布了其自紐交所IPO上市以來利潤下滑“最慘重”的一份季度財報。隨著信貸質量全面惡化,新增貸款數量下降,信貸減值損失上升,陸金所第三季度總收入從2021年同期的159.24億元下降到131.93億元,同比下降了17.2%,環比下降13.7%;凈利潤從2021年同期的41.15億元人民幣下降到13.55億元人民幣(1.9億美元),同比降幅達67.1%,環比下降53.8%。
陸金所控股在招股書中稱,盡管于2022年前九個月期間中國的信貸質量出現惡化,但我們看到不同地區的經濟韌性差異逐漸增大,導致地區間的信貸表現存在顯著差異。作為回應,我們一直在重新調整我們的戰略,以專注于更具經濟韌性地區的優質借款人,重組我們的銷售渠道結構及生產力,調整我們的產品及定價,并增強我們的風險管理能力,以在經濟低迷期間保障我們的業務健康及彈性。
陸金所控股稱,我們自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一直保持強勁的盈利能力,盡管在此期間新增一般無抵押貸款的平均年化利率下降超過6個百分點。然而,2022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我們在2022年下半年的財務表現呈現出較大的波動。盡管我們無法對未來的業績作出任何保證,但我們預計,隨著新冠疫情影響的消退及新批次貸款取代舊批次貸款,由于我們重點服務小微企業主且關注更優質的客戶群,我們的財務表現將隨時間的推移呈U型復蘇。
陸金所控股還表示,中國于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修改其COVID動態清零政策。隨著中國調整至新政策,新冠病例數量激增。由于經濟活動受到影響,我們2022年第四季度的風險指標出現惡化。這將對我們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全年的收入及利潤表現造成不利影響。我們預期我們2022年第四季度的財務業績將呈現凈虧損。盡管我們認為新冠政策變動有利于我們的財務表現呈U型復蘇,但任何相關復蘇的時間及規模仍存在不確定性并受到諸多意外事件的影響。
平安財險為陸金所控股近三年最大客戶
招股書還披露,于往績記錄期間,陸金所控股與前五大客戶各方建立了逾三年的業務關系。于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前九個月,來自我們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我們總收入的5.1%、9.0%及5.1%(即低于我們總收入的30%)。平安財險為我們整個往績記錄期間最大的客戶。于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前九個月,來自平安財險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274百萬元、人民幣3,641百萬元(536百萬美元)及人民幣1,018百萬元(150百萬美元),占我們各個期間總收入的2.4%、5.9%及2.2%。
陸金所控股的供應商主要包括提供信貸相關技術服務的公司。于往績記錄期間,我們與前五大供應商各方建立了逾三年的業務關系。于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前九個月,我們的前五大供應商分別占我們各個期間總開支的9.2%、8.1%及6.5%(即低于我們總開支的30%)。于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前九個月,我們的最大供應商分別占我們各個期間總開支的3.7%、3.3%及2.9%。于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前九個月,平安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為其最大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