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經濟日報文章指出,扎堆提前還貸并不可取。當前,部分存量房貸與新增房貸之間的利差過大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建議相關部門加快出臺相關舉措,引導銀行適度降低存量房貸利率,逐步縮窄存量房貸與新增房貸之間的利差,進一步降低住房消費者的負擔,有效解決居民扎堆提前還款及違規“轉貸”等問題。可加快引導5年期以上LPR下降,繼續降低新增和存量住房貸款利率,減輕居民住房消費負擔。考慮到2023年宏觀經濟企穩回升和房地產市場回暖,下一階段提前還貸熱潮或將趨于平緩。
2022年下半年以來,部分個人住房貸款借款人加快提前償還貸款。特別是歲末年初之際,國內多地居民住房貸款提前還款顯著增多,漸成“提前還款潮”。同時,據多家媒體報道,居民在提前還貸時遇到了排隊時間長、申請門檻高等問題。申請提前還貸為何成為“熱潮”?銀行為何提高提前還貸門檻、扎堆提前還款又有何影響?
從“等待銀行放房貸”到“提前還款”早些年,無論是媒體還是社交平臺上都有不少“借錢買房”的故事居多。居民現在為何想要提前還房貸?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一方面由于此前貸款的利息較高,購房者希望通過提前還貸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則是2022年投資理財收益波動較大且遠不及預期,房貸和投資理財之間收益倒掛,讓一些購房者產生了提前還貸的愿望。2022年LPR已多次向下調整,全國多地也多次下調房貸利率。其中,5年期以上LPR總共下降三次,利率LPR利率從4.65%下調到4.3%。大部分人的房貸利率是在每年的1月1日按最新利率計算月供,最新房貸利率也就是在4.3%的基礎上基點或者減點。1月5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截至2023年2月1日,首套房貸利率動態調整機制建立近一個月以來,鄭州、太原、天津、廈門、福州、長春、沈陽等地宣布調整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目前,多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已經降至4%以下,進入“3”階段。《經濟觀察報》提到,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2022年投資理財收益普遍較差,甚至跑不贏房貸利率。在這種情況下,普通居民投資風險偏好趨向保守,將原來用于投資的部分資金用于提前還款。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