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必選沖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曾四登春晚,三年負債24億元

發布時間:2023-02-08 14:53:46  |  來源:新經濟觀察團  

文 | 芳芳


【資料圖】

來源 |新經濟觀察團

近日,隨著ChatGPT的火爆出圈,谷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相繼推出對標產品,AI行業的熱情再度被點燃,也引來資本市場對于人工智能的新一輪追逐。

無獨有偶,2022年,人工智能賽道中,人形機器人行業也出現了新的突破:特斯拉在AI Day上推出人形機器人“擎天柱”,此后,小米的人形機器人“鐵大”也正式對外亮相。

與上述“跨界”公司的簡單試水不同,專注于人形機器人研發的重點企業,更是將全部心力傾注到這一條嶄新賽道之上。1月31日,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必選”)正式啟動赴港上市,踏上沖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的征程。

不到3年虧損24億,依靠融資輸血

優必選成立于2012年3月。作為科技公司獨角獸而言,不到11年的成立時間并不算長,但對于人形機器人賽道而言,優必選已經算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2016年,在春晚舞臺上,歌手孫楠帶著540臺由優必選打造的Alpha 1S機器人亮相廣州分會場,并憑借《沖向巔峰》這一節目拿下“最多機器人同時跳舞”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此后,優必選又分別在2018年、2019年、2021年先后登上春晚舞臺,成為唯一一家四次登上春晚舞臺的人形機器人科技公司,并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參與熱場演出,將人形機器人不斷推向公眾視野,風光一時無兩。

然而,與眾多科技獨角獸公司遭遇相仿,優必選成立11年以來,公司業績始終舉步維艱。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前九個月,優必選實現營收7.4億元、8.17億元、5.29億元,同期公司凈虧損分別達到7.07億元、9.18億元、7.78億元。不到三年時間,優必選累計虧損已經超過24億元,甚至超過同期營收總和。

巨額虧損也連累優必選毛利水平一路下滑。報告期內,公司分別實現毛利潤3.31億元、2.56億元、1.63億元,其中2021年和2022年前9個月,毛利同比分別下滑22.6%、16.7%。同期,優必選的整體毛利率水平也由44.7%一路降至30.7%。對此公司表示,整體毛利率波動主要由于不同收入來源的組合、各產品及解決方案分部中不同產品的組合以及不同收入來源的毛利率波動所致。

作為人形機器人科技公司,優必選的業績虧損,與高額的研發投入脫不了干系。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前九個月,公司研發開支分別達到4.29億元、5.17億元、3.25億元,占比同期營收的57.9%、63.3%、61.4%。截至2022年12月31日,優必選1692名員工中,研發人員占比43.5%,這一比例也與公司的研發投入相吻合。

對于虧損原因,優必選也在招股書中坦承,是因為“研發開支、銷售及營銷開支以及一般及行政開支這些資本支出較高”。

而在巨額的研發和虧損之下,公司還能夠維持下去,與外部機構的融資“輸血”密不可分。截至IPO前,優必選累計完成了9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鼎暉投資、金石投資、中信證券、居然之家等明星機構。

根據招股書,優必選目前第一大個人股東為創始人周劍,持股28.77%;優必選起步階段天使投資人、比亞迪聯合創始人、正軒投資董事長夏佐全持股5.78%,為公司第二大個人股東;騰訊、啟明創投總計持股比例分別為6.48%、5.08%,分別位列公司第一和第二大機構股東。

從融資金額來看,各家機構為優必選輸血不少。但資本家也不是慈善機構,從各位的持股情況來看,一旦公司上市,作為股東自然也會受益頗豐。因此盡管優必選業績連年虧損不止,但只要能夠成功上市,各家股東前期的投入就不算浪費。

營收結構失衡,過分依賴大客戶

高壓之下,優必選想要打動資本市場,顯然商業化變現已經迫在眉睫。然而拆解優必選的營收結構,公司的業務分配顯然并不均衡。

招股書顯示,在機器人核心基礎支撐下,優必選已經形成企業級(to B)和消費級(to C)兩大業務線。從具體營收貢獻來看,優必選的主要營收來源還是企業級下屬教育智能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報告期內分別錄得營收6.12億元、4.62億元、3.58億元,占比82.7%、56.5%、67.7%。

過分依賴單一業務,極大地限制了優必選的上升通道。公司也在招股書中坦承,由于機器人產品通常無需頻繁更換,教育機構未必會于短期間內復購,且公立學?;蚪逃龣C構的合約需經招標程序獲得,因此若未能吸引更多客戶及擴展到其他行業領域,則可能對優必選的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雪上加霜的是,優必選賴以生存的教育機器人市場,顯然已經迎來了增長瓶頸。根據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教育機器人市場規模會從2017年~2021年間的39.9%降低到2021年之后的24.6%,隨著中國本土對教育行業的監管日趨嚴格,以及賽道競爭的日益激烈,優必選若不能提前籌備增長第二曲線,未來會面臨很大的不確定風險。

從優必選近年來的營收結構變化,也能夠看到公司正在努力開發其他增長曲線。但新興物流機器人、消費級機器人等毛利率均在4%左右,遠低于教育機器人60%的毛利率水平。業務多元化發散之下,除了進一步拉低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似乎并未對盈利能力產生過多影響。

與此同時,優必選發展中還存在另一弊端:過分依賴大客戶。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五大客戶貢獻收入已經占據了總營收的大半壁江山,分別為66.5%、52.2%、64.7%,并且主要集中在教育領域。其中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37.8%、21.4%及27.7%。

其中,優必選物流機器人解決方案的收入,幾乎全部仰仗五大客戶之一的天奇自動化工程集團。后者又與優必選共同出資成立了無錫優奇,并透過與天奇自動化的業務關系參與向終端用戶供應相關解決方案。通俗來講,就是優必選與大客戶間存有關聯交易。而此類聯系是否會影響上市進程,還有待解答。

上市一波三折,償債壓力與日俱增

在優必選的IPO沖刺歷程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到其亟待上市的迫切心情。早在2019年2月,優必選創始人周劍就曾對外透露,爭取于當年在國內進行IPO。同年4月,優必選在深圳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由中金公司進行上市輔導,開啟A股IPO之旅。

隨后的2019年7月-2020年11月,中金公司曾先后6次向深圳證監局遞交了有關優必選上市輔導工作進展報告,但上市工作始終未有明顯進展。直到2020年11月11月,優必選又增加聘請民生證券作為聯合輔導機構為上市加碼,希望加快推動上市進程。

然而兩家機構的共同努力,也未能推動優必選成功上市。就在2021年2月,作為主輔導機構的中金公司發布關于終止對優必選輔導工作的報告。內容透露,當月27日,出于發展戰略調整原因,優必選同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終止協議。優必選的首次資本市場嘗試被迫終結。

如今時隔兩年,優必選由A轉港,卻也凸顯出公司所承受的資金壓力與日俱增。流血上市,幾乎成為向前發展的唯一路徑。

端倪要從2020年說起。優必選的D輪融資持續了兩年時間,期間增資總數高達6次。然而,頻繁的增資擴股卻并未改善優必選的經營狀況,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逐年下滑。2020-2022年前九個月,優必選持有的現金及等價物分別為6.22億元、2.73億元、3.49億元(同比減少1.6億元)。

與此同時,優必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也始終處于負數,報告期內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流凈額分別為-6.03億元、-6.81億元、-2.89億元。

為了挽救虧損頹勢,在融資之外,優必選還大舉借債。這也成為其亟待上市緩解壓力的一大誘因。2021、2022年,優必選先后向銀行貸款3.69億元和2.56億元,直接導致優必選的償債壓力激增。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優必選流動比率達到1.0倍、速動比率0.7倍,同年資產負債杠桿比率高達111.2%,相較上年同期增長45.4%。截至2022年前九個月,這一比率降至72.4%,但仍然高于2020年末的資產負債杠桿比率。

在招股書的上市融資用途一覽,雖然優必選未對融資金額進行切實的比例分配,“償還部分銀行貸款”一項卻排在“提升研發實力及效率”之前。作為一家以研發為基礎的科技公司,如此排列的募資用途,也昭示著公司資金壓力的不斷累加。

結語:

在人形機器人賽道中,至今仍存在產業鏈條長、市場競爭激烈、核心技術壁壘以及商業化落地等眾多挑戰。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調研數據,盡管優必選在中國市場智能服務機器人廠商中排名第四,但市占率僅有2.4%,且前五大廠商中沒有一家在2021年市場份額占有率超過5%。在這一極度分散的市場中,想要講好資本故事,著實不是一件易事。

關鍵詞: 報告期內 解決方案 中金公司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