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轉貸風險!監管再發風險提示,情節嚴重或被追究刑事責任 環球熱訊

發布時間:2023-02-14 15:35:31  |  來源:遼寧銀保監局  


【資料圖】

近日,遼寧銀保監局發布了一則《關于提前還貸或轉貸的風險提示》。據了解,經營性貸款利率近年來持續走低,社會上出現一些違規“貸款中介”,他們以“利率低”“期限長”“放款快”為由,誘導消費者借“過橋資金”提前結清“房貸”,再辦理“信用貸”“經營貸”歸還過橋資金,從而謀取高額費用。

遼寧銀保監局提示,要重點關注四類風險,即經營貸風險、信用貸風險、財務風險和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文章指出,在申請經營貸過程中,借款人須如實提供申請資料,如偽造經營資料獲得貸款,則涉嫌騙貸,情節嚴重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外,經營貸不得違規用于購房、結清房款、償還其他渠道墊付的房款,違規使用將會被提前收回貸款。

信用貸款與其他貸款業務相比利率較高,會增加還款負擔。若信用貸款不能準時償還,還會收取高額罰息,逾期還款造成的不良征信記錄也將影響日后其他金融業務的申辦。

另外,借款人在提前結清按揭貸款、重新申請“信用貸”“經營貸”過程中,會被中介誘導或強制借用過橋資金,支付高額的過橋資金費用、中介服務費用等,實際綜合成本可能超過銀行房貸利率,知情權和選擇權受到侵害。

而部分“貸款中介”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后,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向他人泄露、出售謀取非法利益,甚至在其貸款后騙走貸款,會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遼寧銀保監局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要提高風險意識,維護自身合法金融權益,警惕不法分子的不實宣傳,抵制擾亂金融秩序行為,依法合規辦理貸款、還貸業務。

去年12月,銀保監會曾在發布《關于警惕不法貸款中介誘導消費者違規轉貸的風險提示》時強調,一些不法中介向消費者推介房貸轉經營貸,宣稱可以“轉貸降息”,誘導消費者使用中介過橋資金結清房貸,再到銀行辦理經營貸歸還過橋資金。然而,這種將房貸置換為經營貸的操作隱藏著違約違法隱患、高額收費陷阱、影響個人征信、資金鏈斷裂、侵害信息安全等風險。銀保監會提醒消費者要警惕不法中介誘導,認清違規轉貸背后隱藏的風險,防范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同月,浙江銀保監局在《經營貸換房貸,不是“餡餅”是陷阱》一文中也表示,部分“貸款中介”宣稱“包辦注冊公司流程”,“幫助”借款人順利獲批經營貸款,實際卻是利用借款人信息注冊了一個無業務、無流水的“空殼”公司。這種做法涉及多方面風險,借款人不僅會面臨個人信息、個人信用、個人財務等危局,甚至會被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關鍵詞: 過橋資金 風險提示 個人信息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