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聲科技凈利潤驟降:“跑輸大市”與盈利預期承壓,收購PSS或存雙刃劍

發布時間:2023-10-09 13:05:16  |  來源:港灣商業觀察  


【資料圖】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消費電子的寒潮除了波及手機市場更是蔓延到了整個產業鏈領域。
根據IDC數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14.6%,2023年第二季度同比下滑7.8%。
9月21日,曾經的“果鏈一哥”瑞聲科技(02018.HK)披露2023年中期業績,受外部環境影響,瑞聲科技的多項盈利指標都遭遇下滑。

01

凈利潤大降,遭多家機構下調預期

瑞聲科技是一家感知體驗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業務包括聲學、光學、電磁傳動及精密結構件、傳感器及半導體等,在智能手機、智能汽車、虛擬現實、現實增強、智能家居等多行業打造各類全新的交互體驗。
根據此次瑞聲科技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公司核心盈利能力指標出現多處下滑。其中凈利潤更是下滑超半成以上。
2023年上半年,瑞聲科技收入92.19億元,同比下滑2.0%;凈利潤1.50億元,同比大降57.1%;毛利率14.1%,同比下滑4.8個百分點;每股基本盈利0.13元,同比下滑56.4%。
在半年報中,瑞聲科技詳細解釋了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較高毛利率的聲學業務的銷售額減少及光學業務的利潤率減少所致。
詳細來看主要業務方面,報告期內,瑞聲科技的聲學及光學業務收入分別減少8.24億元、8100萬元,而電磁傳動及精密結構件收入6.87億元。傳感器及半導體業務較去年同期相對持平。
對于聲學業務收入同比下滑達19.9%的原因,半年報中公司方面歸結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需求恢復不及預期,導致出貨量仍舊同比下滑;而光學業務的同比小幅下滑4.4%則主要系2023年第一季度市場需求疲軟以及單價承壓所致,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及毛利率環比顯著改善,主要由于市場需求提升,出貨量提升,以及單價競爭趨緩。
外界不難發現,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疲軟對瑞聲科技造成了明顯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7月24日瑞聲科技發布盈利警告后,不少評級機構也更新了對于瑞聲科技的評級。
8月11日,穆迪已確認瑞聲科技控“Baa3”的發行人評級和高級無抵押評級,同時穆迪將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
穆迪預計,在未來12-18個月內,公司的盈利能力(以EBITA利潤率衡量)將達到5.5%-6.0%左右,低于2022年的8.0%水平。這一盈利水平很可能會繼續保持,反映出競爭帶來的定價壓力、低利潤率業務帶來的更多營收以及對研發和新業務的投資。
8月25日,美銀證券評級報告中指出,瑞聲科技上半年盈利按年跌57%至1.5億元,達指引的較高區間,營運虧損達2900萬元,營運利潤率為負0.3%。管理層表示,聲學及觸感設備毛利率疲軟,主要是智能手機疲弱,并料下半年起復蘇,主要是市場穩定及iPhone的拉動,利好平均售價及利用率。
該行將公司在2023年至25年盈利預測下調2%至16%,目標價由12港元上調至12.5港元,維持其評級為“跑輸大市”。
8月28日,大華繼顯發表報告,瑞聲科技上半年利潤按年大跌57%至1.5億元,處于盈警的高端區間,主要是Android聲學產品惡化及所有細分市場的利潤率進一步惡化。據管理層表示,截至目前光學業務的利潤率應該已經恢復至負10%左右,目標在鏡頭和鏡頭模塊今年第四季在集團層面實現收支平衡。
大華繼顯降低瑞聲科技今年、明年及2025年盈利預測分別43.2%、27.3%及14.8%,并將其目標價由16港元下調至14.5港元,維持其評級為“持有”。

02

應收賬款攀升,經營成本有所上漲

作為曾經的果鏈明星公司,除了盈利能力走弱外,瑞聲科技消化庫存的能力也受到外界關注。
上半年,瑞聲科技錄得存貨34.95億元,同比下滑42.30%;交易應收及其他應收款項60.40億元,同比上漲約9.19%;交易應收款項47.70億元,同比上漲14.47%;交易應收款項周轉天數為90天,較2022年末上升12天。
截至2023年6月30日,瑞聲科技的經營性現金流入20.5億元,同比增長43.1%;賬面現金71.3億元,相較于去年年底持平;債務總額(即貸款及無抵押債權總額)相較于2022年末下降5.75億元;凈資產負債率為4.9%,同比減少1.3個百分點;資本開支6.16億元,同比減少42.0%;存貨周轉天數由2022年末的109天下降至91天。
盡管存貨有所降低,但逐年走高的應收款項依然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另一邊,瑞聲科技的成本開支還略有小幅提升。
上半年瑞聲科技行政開支4.35億元,同比減少3.6%,主要由于專業費用減少所致;分銷及銷售開支2.17億元,同比上升3.4%,主要是由于員工相關成本增加所致,其部分被交付及航運開支減少所抵消;研究及開發開支6.75億元,同比下滑7.2%,主要由于研究及開發的成本效益有所改善所致。
此外,財報顯示,上半年瑞聲科技的銷售成本(已售貨品成本)高達79.22億元,較2022年同期同比上漲3.84%;公司凈利率錄得1.6%,同比下滑2.1個百分點。
內外雙重夾擊下,可以料見,瑞聲科技目前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03

利弊兩面,收購PSS引外界關注

2023年8月,瑞聲科技公告宣布,已簽訂協議擬收購Acoustics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B.V.,該公司擁有普瑞姆揚聲器系統(「Premium Sound Solutions」,下稱「PSS」),一個擁有超過50年經營業務經驗的高端音響系統的全球領先供應商。PSS是多元化的全球汽車原設備制造商的一級供應商,并為高端消費音響品牌供應揚聲器以及模組。

瑞聲科技在半年報中表示,公司擬保留PSS的經營自主性并進一步鞏固高端市場的領導地位,同時逐步實施各種正面升級措施,務求擴大可提供的端對端音響系統的產品種類。公司于2021年開始進軍車載領域,而PSS將有助于集團在汽車領域內一系列音響解決方案推進。
據悉,瑞聲科技CFO郭丹表示,收購是為了加速拓展車載領域布局,釋放協同效應,最快將于明年初并表。
穆迪則指出,瑞聲科技對 Premium Sounds Solutions 的擬議收購將削弱瑞聲科技的財務緩沖能力,并帶來執行風險。由于支出擴大導致債務增加以及盈利能力下降,公司的杠桿率將上升。
穆迪預測,在未來12-18個月內(即2023年和2024年),相較于2022年,瑞聲科技的營收將比之增長約中高個位數,主要得益于新收購的PSS的營收貢獻。此外,智能手機市場需求趨于穩定、終端市場向汽車等新領域的多元化發展(收購PSS將加速這一進程)以及安卓客戶市場份額的上升也將為收入提供支持。
穆迪副總裁兼高級信用官 Gerwin Ho 表示:“整合目標公司的團隊和業務會產生執行風險,而目標公司的團隊和運營在地域上比瑞聲科技更加多樣化?!?/section>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此次收購是瑞聲科技進行關聯的多元化發展。之前瑞聲科技在車載領域也有涉足,但在收購之后會產生明顯的規模效應,幫助公司自身技術在車載聲學領域的發展。但之后能否整合好被收購企業,以提升業績層面還需要觀察。
對此,摩根大通認為,長期而言,瑞聲科技與PSS并購,有助公司聲學業務拓展到汽車市場,未來數年收入將更可觀,也可減少智能手機或個人計算機下行周期影響。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