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端要素聚集的“引力場” 讓清溪成為投資興業的寶地

發布時間:2022-06-01 13:31:40  |  來源:南方日報  

作為東莞承接深圳輻射的橋頭堡,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新一輪競爭中,在東莞南部九鎮新一輪發展中,清溪黨委政府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踏上“融合先鋒、智美清溪”的建設新征程,打造高端要素聚集的“引力場”,培育企業發展的沃土,讓清溪成為投資興業的寶地。

為深入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省黨代會精神,落實好省委“1+1+9”工作部署,近日,清溪鎮委書記葉錦銳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認真對照省黨代會部署的目標任務,以及市委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梳理完善發展思路和工作措施,堅持以打造產業、生態、文化‘三個大鎮’為抓手,致力建設‘融合先鋒、智美清溪’,推動清溪高質量發展。”

抓經濟穩增長

加強產業合作和互融互通

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從目前來看,經濟穩增長是當前的重要任務。為此,清溪鎮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努力比學趕超、跑馬爭先。葉錦銳表示,要聚焦提升基層末端執行力,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聚焦穩定安全發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推動全鎮產業提升發展;聚焦共建共治共享,不斷推動人與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榮。

一方面,打造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樣本。全面落實全市產業發展“五大工程”戰略部署,對照強化科研平臺支撐、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培育壯大創新主體等發展要求,全力推進先進裝備、電子信息制造、創新孵化項目和大數據產業鏈招商,推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未來五年至少再建成市級以上眾創空間、孵化器、科技加速器5家,實現規上工業企業建設研發機構占比42%以上,力爭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制造業占比分別達到44%和37%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經費占GDP比重保持在全市領先位置。

另一方面,打造莞深深度融合樣本。以大灣區·清溪科技生態城、力合雙清創新基地、中建國際山湖生態企業城等創新平臺為載體,對接深投控、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等優勢資源,與深圳龍頭企業共建新興產業合作園區,與深圳龍華、龍崗等地區建立兩地招商信息共享機制和產業合作基地,主動承接深圳外溢項目、莞深協同發展產業。積極落實全市產業發展布局,主動參與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等建設發展,探索建設深圳、松山湖科學城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根據計劃,清溪鎮推動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50億元、向500億元沖刺,爭取成為全市5個以上500億鎮街的先行發展序列。立足清溪現有工業企業8000多家等基礎,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未來五年新引進培育300萬元以上項目至少2350宗,其中核心產業領域產值超10億元龍頭企業3到5家,力爭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200億元。

事實上,“融合先鋒、智美清溪”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融合”是路徑。一方面,發揮清溪的區位優勢,主動高水平對接融入深圳,打造深莞融合發展的樣板,努力在經濟質量、城市品質和社會治理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當前,清溪重點在編制全鎮產業規劃、完善科技創新機制、推動交通全面融合、拓展優化產業空間、提升城市品質內涵、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對接和融入深圳。另一方面,加快人口與城市大融合,重點聚焦生態建設和文化建設,把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生產力,擦亮客家文化、詩詞文化等文化品牌,讓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人都能夠在清溪實現個人價值。

“智美”是目標。清溪堅持制造業立鎮不動搖,精準把握科技創新和先進制造領域的新風口,致力形成600億元以上產值的光電通訊產業集群、300億元以上產值的全國嬰幼童玩具產業名鎮,打造“產業大鎮”;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立足清溪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致力打造“生態大鎮”;立足清溪深厚的人文底蘊,鞏固提升“全國文明鎮”創建成效,厚植文化底蘊,增強文化底氣,致力打造“文化大鎮”。

優環境提品質

加快拓展優化產業空間

提升經濟動能,從長遠來看需要中長期的規劃和定力。近年來,清溪鎮借助大灣區建設和深圳實施“東進、北拓”戰略等東風,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強化規劃統籌和規劃管控的引領作用,科學編制和堅定落實“十四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完善“一心兩廊三片區”(“一心”為鎮中心區,“兩廊”是指北部生態廊道和東南部生態廊道,“三片區”是指西部片區、東部片區和南部片區)的城市空間體系,推動形成生產空間更加集約高效、生活空間更加宜居適度、生態空間更加山清水秀的城市空間格局。

同時,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以鎮村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為重點,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集中資源推動一批重點連片改造項目、“工改M0”項目、舊村改造項目取得突破,促進產業空間升級、城市面貌改善、公共配套完善,引領城市發展由外延拓展向內涵提升轉變。

葉錦銳表示,在新一輪“拓空間”中,清溪鎮積極貫徹落實東莞市委、市政府有關“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拓展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加快鎮村工業園改造提升”等決策部署,把“工改工”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為清溪鎮產業發展騰挪新發展空間,著力提升城市形象和發展競爭力。

近日,清溪鎮浮崗村新圍小組以短短40天的時間,在完成垃圾清理、臭水溝清淤的基礎上,迅速對轄區巷道進行硬底化,將明溝改造成暗渠,謀劃建設“四小園”,對村內房屋墻體進行彩繪,打造出了清溪首個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

對此,清溪鎮委、鎮政府通過召開現場會,號召各村(社區)對標先進,學習新圍小組的經驗做法。截至目前,全鎮21個村(社區)均已通過開會討論或到新圍小組實地參觀的方式,學習先進經驗,并各報送1處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通過打造樣板樹立標桿,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激發其他村小組向先進看齊。

整合各類資源

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清溪一直以來是工業強鎮、產業大鎮,但是在第三產業方面偏弱。其實,清溪有發展好第三產業的底蘊,比如文化旅游等,接下來我們會堅持‘政府統籌、市場推動、政策扶持、要素齊備’的工作思路,積極推動重點旅游項目建設,構建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葉錦銳表示。

以點破局,一張藍圖繪到底。清溪鎮一方面繼續對現有的旅游景區、景點進行提檔升級,另一方面加快鹿鳴溪谷等旅游項目建設,打造龍頭項目、核心景區。串點成線,以“鄉村休閑游、親子研學游、生態吸氧游”為主題,逐步包裝推出一批功能齊全、業態豐富的旅游線路產品。連線成面,加大旅游與農業、工業、文化、體育等行業的融合力度,形成富有活力的新業態、新產業。

立足當前,用三年時間健全六大基礎要素,打造“二日游”旅游線路產品。與知名旅行社深度合作,集中全鎮旅游資源和力量,通過一系列整合措施,切實滿足游客二日游在“吃、住、行、游、購、娛”全過程的“一條龍”需求,推動清溪旅游從單一觀光游向深度體驗游轉變,激活旅游市場消費潛力。

聚焦長遠,用三到五年時間建設“五個一”工程,打造大灣區知名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結合清溪旅游市場需求,在配足配齊各種旅游要素的基礎上,開展“梯度升級”,打造更加成熟完善的“二日游”旅游線路產品,形成旅游品牌。

關鍵詞: 旅游資源 城市空間 生態文明 光電通訊產業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