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桂城沿著南海大道跨過佛山水道,商住樓、辦公樓林立,這里是最靠近桂城的地方——大瀝鎮奇槎社區。在奇槎社區一道巷子往里走,移步見景,社區里一個個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公園相映成趣。“以前這里是一塊閑置泥地,沒有人管理,很多垃圾和蚊蟲?,F在大家一起出力清干凈,還種了花,變得干凈整潔,我們的心情也自然好了!”村民黎叔笑著說。
人居環境美化的成果,來源于奇槎社區靈活運用“福利統籌”土地開發模式,有效提高了村民的收益。近年來,奇槎社區黨委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全速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運用“福利統籌”模式,通過建設提升、招商引資,重塑產業和城市形態,引進了能興項目(怡翠尊堤地塊)、亞洲鋁廠一、二期改造(恒大地塊)等多個項目,加快推進千燈湖中軸北延過河,全力打造美麗宜居新家園。
明確收益分配村民嘗到甜頭看到希望
2012年前,奇槎社區土地開發模式為經聯社統籌開發和經濟社獨自開發模式,租金普遍較低,土地出租收益中按照7:3比例進行分成,村組兩級權責不平衡,存在各經濟社發展不平衡、利益分配不合理的局面,經濟社之間甚至經濟社與經聯社的矛盾較為尖銳。
各經濟社發展不均、利益分配不合理、環境污染大、能耗高等問題,成為這個面積約2.86平方公里的社區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工業區改造的壓力前所未有,村民對改造的意愿不強,成為奇槎社區發展路上的一大障礙。
“收益分配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奇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仇卓威說。
針對社區當時的情況,奇槎社區黨委積極探索土地開發新方法,結合大瀝鎮村級工業園改造契機,創新性實施“福利統籌”土地開發模式,有效平衡兩級集體收益、統籌回購物業比例、設定開發分成方案,實現集體經濟“細水長流”式的長期收益,長效推動經濟社土地的連片開發。
2012年,經過奇槎社區居委會、股東代表、居民代表等商議,明確土地收益按照《奇槎社區村組兩級土地收益分配方案》出租“3:7”、出讓“2:8”比例進行分成,即出租收益經濟社占七成,上繳三成到經聯社;出讓土地收益經濟社占八成,上繳兩成到經聯社用作福利統籌。
明確的收益分配方案,以及村民“占大頭”的分配比例,讓村民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希望。“從那以后,村民對社區改造更新的積極性和動力更強了,變成了自下而上去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奇槎社區經聯社副社長黎偉恒說。
村改掛圖作戰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
2013年,奇槎社區黨委成立“三舊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對電廠片區(能興地塊)約370畝土地進行村級工業園改造。奇槎社區“兩委”班子團結一致、共商對策,在大瀝鎮委鎮政府的指導下,掛圖作戰、責任到人,僅用一個月時間,完成370畝廠房的拆遷工作。
《收益分配方案》中提到,奇槎社區土地出讓按“2:8”比例分成。奇槎經聯社獲得兩成收益,把土地置換成物業,作為集體的可持續收入。目前經聯社在桂和路兩旁有4幢物業拔地而起,自有物業約10萬平方米,用作日后福利統籌。其中不少收益用作長者、醫療、兒童等方面的福利,惠及社區各個家庭。“清晰明了的方案,加上收益高,福利好,此后推進的很多項目,村民們更加積極配合了。”黎偉恒說。
第一個舊改項目成功出讓后,奇槎社區黨委再接再厲,積極推進村級工業園區升級改造。2016年,亞洲鋁廠約250畝舊改成功掛牌出讓,2018年,新亞鋁廠90畝舊改成功掛牌出讓,村民受惠,生活條件和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當奇槎社區推進“四小園”等建設時,村民的參與熱情也變得高漲,不少村民主動出錢出力,共同營造更美麗的家園。
2021年5月,創客產業中心項目成功掛牌出讓,總價391400萬元,完成項目出讓245畝,同時完成土地租賃超過100畝,通過出讓+出租+配建的混合開發模式,促進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此外,奇槎社區正在推進亞鋁二期約270畝、奇槎西片區800畝及洛溪舊村改造項目,其中亞鋁二期屬奇槎經聯社配建和出租物業4萬多平方米,奇西片區將重點引進“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產城人融合發展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