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平城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持續深化“黨建聯盟、服務連心”行動,推行黨支部進小區、黨小組進樓棟的工作模式,充分整合各類資源,凝聚紅色力量,著力打通黨組織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黨建為先,建好“家門口”陣地。將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陣地前移至小區樓院、居民家中,立足小區實際,主動鏈接黨建聯盟成員單位等多方資源,在小區樓院建成集共享書吧、共享樂園、居民議事廳等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著力打造黨員群眾家門口的服務陣地,將人民群眾緊緊凝聚在黨支部周圍,打造堅強基層戰斗堡壘。
共駐共建,匯聚“多元化”力量。把抓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與推動城市治理深度融合,對各類組織、各方力量、各種資源進行再組織、再整合,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推動公共服務、市場服務、志愿服務下沉到網格,將轄區內黨建聯盟成員單位黨員、退休黨員等全部納入網格黨支部管理,構建社區—支部—小區—樓棟“四級網格體系”,不斷匯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
優化方式,提供全方位服務。以暢通服務群眾“零距離”為目標,堅持黨群服務中心全天候對外開放,推行社區“兩委”干部坐班值班制度,開展預約上門、全程代理等服務,極大地方便了辦事群眾。同時通過打造“四點半課堂”、“助老”服務站、愛心超市等,著力為小區居民提供特色化、精細化服務。
創新模式,搭建“共享式”平臺。健全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社區治理機制,創新“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模式,實施紅色物業攻堅提升行動,推動社區與小區物業公司、業委會聯合共管,建立黨建引領型業委會示范點,增強帶頭作用。大力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創新開發智能管理服務云平臺,推動居民需求在線上匯集、線下解決,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借鑒“楓橋經驗”,有效提升了城市基層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