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教材

發布時間:2021-11-17 13:16:28  |  來源:文匯報  

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教材

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教材了。日前,教育部印發《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主要內容涉及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傳染病預防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安全應急與避險等5個領域30個核心要點。教育部要求力求做到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在中小學課程教材中的布局安排更加系統、科學,內容更具針對性、適宜性、實用性。

該指南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學生身心發育特征和認知水平,對教育目標和內容進行系統設計,在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學段有序鋪開。小學階段主要進行基本知識介紹、具體技能訓練和個人衛生習慣培養,初中階段注重講解原理和機制,深化學生認識,強化健康行為養成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高中階段主要強調學生的生命責任感和意義,以及發現問題和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體而言,小學階段要引導學生養成愛護眼睛的習慣,預防近視,定期監測體重,預防超重。要引導小學生科學合理使用電子設備,嚴格控制上網時間,要幫助他們樹立防拐等社會安全意識,識別校園欺凌、校園暴力并會求助等。初中階段要引導學生提高預防性騷擾與性侵害的能力,積極應對青春期心理健康問題,學會正確對待挫折等。高中階段引導學生認同體態以健康自然為美,理解愛情與婚姻的關系,能夠有效預防和應對性騷擾與性侵害。同時要引導學生學會正確應對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正確認識和對待童年期不良經歷,健康成長,能夠識別并預防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等。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學校要組建以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專家為主的指導組,加強統籌、指導,確保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課程教材的準確性、系統性。另外還要科學確定評價重點,既要考評學生的健康認知水平,也要關注學生的健康行為和習慣養成,以及對他人健康行為的影響等。教育部要求采取多元評價方式,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及行為表現觀察,在記錄的基礎上進行評價。(記者 吳金嬌)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