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辦學水平 促進特殊兒童最大限度發展1要聞速遞

發布時間:2022-11-12 22:55:2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資料圖】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特殊教育辦學質量評價指南》(以下簡稱《評價指南》)?!对u價指南》根據特殊教育辦學特點,明確了政府履行職責、課程教學實施、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組織管理、學生適宜發展等5方面評價內容。

實施特殊兒童教育,有兩種方式:一是建設特殊教育學校,專門招收特殊兒童;二是推進隨班就讀,讓普通學校招收特殊兒童。前一種方式是“兜底教育”,其優點是保障能接受教育的特殊兒童一個都不少。后一種方式則是將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讓特殊兒童享有和其他兒童平等的受教育權,有利于消除對特殊兒童的歧視,讓特殊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

這次發布的《評價指南》,就提出要引導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普通學校持續提高辦學水平,促進特殊兒童最大限度發展。《評價指南》既強調地方政府要做好“兜底保障”,如針對政府履行職責,提出“人口20萬以上的縣(市、區)獨立設置一所通過標準化驗收的特殊教育學?!?;又追求讓特殊兒童享有平等的教育環境與教育過程,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如針對學校組織管理,提出“做好無障礙物理環境建設”“優化無障礙校園人文環境”“推動信息無障礙建設”。不論是強化“兜底保障”,還是讓特殊兒童享有更高質量的教育,都需要從特殊兒童成長、發展的實際需求出發,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推進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實施隨班就讀,就是檢驗這一公平觀和質量觀的“試金石”。很多特殊兒童家長都希望孩子能進普通學校隨班就讀。但是,除了有部分家長反對班級里有特殊兒童,提出“特殊兒童轉學”等無理要求外,一些學校也欠缺接受特殊兒童入學的條件,包括缺乏特殊教育師資、無障礙教學設施建設滯后等。由于部分學校辦學存在唯分數、唯升學傾向,它們還擔心特殊兒童“拖后腿”。

《評價指南》提出,要尊重特殊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推動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醫療康復及信息技術與特殊教育融合。落實特殊教育“融合”的要求,需要保障實施融合教育的師資、設施建設,并探索評價改革,扭轉學校辦學理念?!皬娀瘜W生過程縱向評價”,就旨在扭轉強調終結性評價的評價體系,重視特殊兒童的成才過程、發展與進步。這其實也是我國整體教育評價改革的內容。

當然,要讓所有特殊兒童都隨班就讀,目前還不現實,這就需要特殊教育學校的“兜底”。根據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1年,我國招收各種形式的特殊教育學生14.91萬人,在校生91.98萬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在校生33.04萬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的比例35.92%。需要注意的是,“兜底”不是低質量教育,而是指讓所有特殊兒童都有求學的機會,補齊特殊教育的短板。

概言之,辦好針對特殊兒童的兩種教育方式,推進提升我國特殊教育的質量,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內容,也將有助于實現建立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改革目標。

關鍵詞: 最大限度 特殊兒童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