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似乎大家都不聊“消費”了。
以往大家很熱衷聊“白酒”、“可選消費”、“必選消費”…等跟大消費相關的板塊機會。
不聊,總歸跟行情有關,2020年大漲行情下,白酒板塊業績飛起,萬得的白酒指數年度漲幅137%,是當年排名最靠前的板塊之一。今年以來大盤整體遇冷,消費指數及細分的白酒指數當然也不例外。
數據截至2022/3/21
消費作為主流的賽道之一,一直備受關注,如今遭遇下跌,接下來關于消費投資的機會怎么看?談及消費的投資,有幾個當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今天一起聊聊。
Q1:消費的長期投資邏輯還在嗎?
事實上,消費長期的趨勢一直都在,無論是從經濟驅動力角度看,消費、投資、出口作為拉動經濟的三大馬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往往是最高的,2021年我國GDP比上一年增長8.1%,其中消費、投資、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5.3%、1.1%、1.7%,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65.4%、13.7%、20.9%(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截至2022/1/17);
還是從過往消費板塊的走勢看,代表消費的指數(以中證消費為例)自上市以來,一直跑贏滬深300這樣的大盤指數(見下圖↓)
數據統計區間:2005/1/4-2022/3/22
盡管走勢是曲折的,中間有4次明顯的下跌,但整體曲線是向上而行的,而且拉長時間看,每次下跌調整的區間并不算太長。
Q2:那么,消費還能投嗎?
可能不少投資者對消費的印象就是食品飲料,或者白酒,其實白酒是食品飲料中的一類,而食品飲料也只是消費領域中一類細分板塊。整個大的消費領域包括眾多細分賽道,比如汽車、家用電器、農林牧漁、紡織服飾、商貿零售等等這些都算是消費范疇內,更廣義些的話,還包括科技里的互聯網公司、消費電子,醫藥里的美容、醫療服務等等。
可以說,大消費板塊涵蓋眾多,“東邊不亮西邊亮”,配置機會也很多。
如果把申萬一級行業中的食品飲料、汽車、家用電器、紡織服飾、商貿零售、農林牧漁等幾個行業看作大消費板塊。我們回溯過去五年全行業的表現,每一年行業漲幅前十的行業中都有“大消費”覆蓋的領域。
近5年申萬一級行業漲幅排名
數據統計區間:2017/1/1-2021/12/31,申萬一級行業分類。
事實上,近一年不少核心的消費細分行業已經經過估值消化,我們統計了中證3個消費子行業,當前的估值水平都明顯低于近兩年中位數,伴隨著下跌,估值也逐漸來到相對合理區間。
數據來源wind,中證行業指數,統計區間:2020/3/14-2022/3/13
Q3:專業人士如何看2022年“消費”的投資機會?
中歐基金經理成雨軒表示,展望2022年,經濟受到信用緊縮和疫情持續沖擊,總體狀態進入“衰退”。PPI上升較快,而CPI溫和上行,流動性整體中性偏寬,信用繼續收緊。消費復蘇偏弱,疫情仍存不確定性。海外經濟預計后續也將經歷過熱和衰退,全球經濟在明年可能出現一段時間的共振下行。總體來看,在經濟大方向向下,整體市場盈利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小,更加需要自下而上精選景氣度相對較好的長期優質公司,同時需要兼顧風險收益比的考量,規避估值泡沫的領域。
長期依舊聚焦高景氣的成長領域,更多關注品牌消費、消費醫療服務、互聯網等領域,同時看好以智能汽車、ARVR、AIOT為代表的新一代硬件機會。站在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有信心在眾多行業中找到一系列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質公司,無論是“專精特新”還是已經有一定規模的白馬公司,在“護城河”+“成長性”的基本框架下,希望通過持有多元化的資產,分享下一個時代的紅利。
此外,在寬松的流動性支撐下,資本市場經歷了多年的繁榮,其實眾多優質資產都處于被高估(透支長期收益率)的狀態。經過近一年的回調、消化,部分優質公司已經顯現出較好的風險收益比,雖然很難判斷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的漲跌,但只要放長眼光,從幾年的緯度進行思考和配置,堅持精選個股,力爭基金能夠在長期錄得可觀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