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午評:指數早盤震蕩走弱 供銷社概念股逆市拉升2李大霄:正常調整不必過度恐慌,四大積極因素終將發揮作用310年老股民2022年浮虧近百萬,直言什么風浪沒見過,余生繼續在股市里浮沉4做多年末行情,私募倉位兩連升,百億私募倉位最高,2023年關注哪些機會?513家百億私募竟關注這家公司!高毅資產、東方港灣最新動作曝光6東北策略鄧利軍:金融地產、消費、成長、醫藥誰更優?
【資料圖】
1午評:指數早盤震蕩走弱 供銷社概念股逆市拉升
12月20日消息,三大指數早盤繼續調整,滬指失守3100點關口,創指、深成指盤中跌幅達1%。板塊方面,供銷社板塊持續強勢,工業母機、減速器、航空發動機等工業板塊走強,風電、核電等新能源電力板塊集體活躍,消費電子板塊上行;教育、地產板塊早盤持續低迷,白酒股下挫,醫藥股持續調整,養殖板塊走弱??傮w來看,兩市個股漲多跌少,近2700只個股飄紅,上午半天成交3970億元。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報3087.33點,跌0.64%;深成指報11012.87點,跌1.01%;創指報2326.72點,跌0.85%。
盤面上,供銷社、工業母機、減速器板塊漲幅居前,教育、房地產、新冠特效藥板塊跌幅居前。
熱點板塊:
1、供銷社
天禾股份、天鵝股份、中農聯合等多股走強。
國金證券分析稱,供銷社作為我國農村重要的流通渠道之一,可以為農資產品提供相對扁平化的銷售渠道。供銷社參與農資銷售環節也有利于我國農資企業渠道整合,從而帶動行業集中度提升,本身屬于供銷社體系或者可以切入供銷社農資銷售體系的企業有望獲益。
2、電力
通寶能源、南網科技、湖南發展等多股走弱。
消息面上,四川省發改委等部門印發《四川省電能替代推進方案(2022—2025年)》提出,進一步健全電能替代工作機制,拓展電能替代廣度和深度,力爭“十四五”期間電能替代累計電量達600億千瓦時,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左右。
消息面:
1、【國家藥監局:加強新冠藥物應急審評審批 服務臨床用藥需求】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黃果今天在市場監管總局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穩價格保質量專題新聞發布會表示,國家藥監局加強應急審評審批,服務臨床用藥需求。為了給防控提供更多更好的“武器”,國家藥監局依法依規啟動應急審批程序。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已附條件批準新冠病毒疫苗5個,另有8個新冠病毒疫苗經有關部門論證同意后納入緊急使用;批準治療藥物11個、各類檢測試劑128個。后續還將繼續實行研審聯動,加快新冠肺炎臨床診療急需藥品的審評審批。對于已經上市但需要擴大供給的,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將采取靠前服務,加快藥品上市后變更審批程序,允許企業采取委托生產等多種辦法,快速增產擴能。此外,國家藥監局與衛生健康、中醫藥管理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各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對兒童用醫療機構配制制劑的調劑使用申請實施快速審批,原則上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一些管用好用的醫院制劑,可以更快地在更大范圍內服務患者。
2、【海關總署:積極推進邊境陸路口岸有序復開 大力協調保障各類口岸通關順暢】海關總署黨委書記、署長俞建華19日主持召開黨委會議。會議要求,圍繞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優化調整口岸疫情防控措施,積極推進邊境陸路口岸有序復開,大力協調保障各類口岸通關順暢,守住外防輸入防線的同時便利國際經貿往來。圍繞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建設貿易強國,促進擴大優勢產品出口,多措并舉支持企業搶訂單、拓市場,提高競爭力和附加值,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完善常態化監管措施,支持跨境電商、海外倉、市場采購等新業態發展,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加大助企紓困力度,精準落實政策措施,有針對性做好服務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等重點工作。
3、【四川: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四川省發改委等部門印發《四川省電能替代推進方案(2022—2025年)》提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服務機構新增和更換的車輛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鼓勵公交、出租、環衛、物流、景區等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逐步電動化替代。在城鄉公共區域、高速公路、景區、居民小區等領域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期間,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突破20萬根,建成布局合理、運行高效、安全穩定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4、【銀保監會王朝弟:發揮金融逆周期調節作用 支持經濟持續恢復】第十七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主論壇20日召開。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王朝弟表示,銀保監會將發揮金融逆周期調節作用,支持經濟持續恢復。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強與各類政策協調配合,擴大有效需求,增加資金供給,優化信貸結構,降低融資成本。加大社會領域投資,借鑒“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模式,完善社會領域投融資體制。繼續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保持房地產融資合理適度,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金融發展等。
5、【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發電】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公司承擔機電安裝與調試任務的全球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單機容量最大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最后一臺機組9號機組20日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標志著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產發電。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投產后,年均發電量624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96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160萬噸,對改善周邊生態環境,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機構觀點:
方正證券12月20日研報指出,目前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后的短期沖擊只是暫時的,防控政策調整帶來的長期正向影響大于短期沖擊。明年國內經濟面臨低基數效應,隨著政策密集出臺助力經濟發展,國內經濟將逐步回歸潛在增速水平,企業盈利有望持續改善。近期建議關注大盤價值的修復行情和受益于擴大內需戰略的相關板塊。
財信證券認為,當下國內經濟、外圍流動性、全球局勢等A股制約因素都處于重要拐點期,疊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利好持續釋放,2023年A股市場將明顯好于2022年,預計2023年人民幣匯率將重新升值,A股、港股、在美中概股等中國資產將領跑全球市場。
目前A股處于二次探底回升階段,市場整體估值較為便宜,機會遠大于風險。2023年國內經濟將迎來弱復蘇過程,疊加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A股將迎來配置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