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臨近年末,本周連續的陰線將滬深股市又往下砸了一個臺階。還有5個交易日,今年行情就將收官,要收到半年線位置已經有很大難度,年末行情,投資者應多看少動,為明年的行情重新布局。
行情究竟怎么走,投資者無法把握,我們能夠把握的是自己資產的投資組合,利用年末的僅有幾個交易日,好好布局一下來年,因為只有自己的資金卡年年拉“陽線”,這才是在股市中博弈的樂趣。為此,筆者有如下幾點看法。
首先,明年市場是先探底還是先拉升,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不同的走勢意味著該如何捕捉機會。就像今年的行情,從年頭3600多點開盤后,一路不回頭地跌到2800多點,這段區間手里拿著股票的只有縮水的份,真正有機會的是2800多點入市一直捂到年末的,這樣的走勢實際上全年的機會很少,后面掙的錢抵不上前面賠的錢。那么明年的走勢究竟如何,是否會重蹈今年的覆轍,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年開盤后一路拉高,明年的機會很大,如果還是像今年那樣的開局殺跌行情,那基本上沒啥盼頭了。
其次,當下市場的基本面盡管偏于利好,上周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的經濟發展描述了藍圖。但還是要看到,由于防疫政策出現了大調整,奧密克戎病毒肆虐,市面上的景象似乎又回到了今年上半年封控時的景象,“陽”的人一多,會對企業的生產帶來影響,近期物流又開始有點滯后,所有這些現象還可能維持一段時日,這對經濟的發展和對股市帶來的影響實際上是有前車之鑒的。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最緊張的時候,正是股市一路殺跌之時,兩者之間還是有聯系的。
再次,即將到來的 2023年,年初帶來的第一個題材就是年報行情。按規則,1月15日至4月底,上市公司要公布年報,今年的年報檢驗的是在疫情反復的環境下,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以及未來的布局。從業績來看,可能會帶來較大波動的公司要求提前公告,但現在接近年底了,今年似乎提前公告的公司少了很多,年報將帶來個股座次的重新排列組合,這對短線行情多了個博弈機會。
最后,未來我們面對的還是一個以融資為主體的市場,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有一個完善的證券市場來發揮直接融資的功能,現在是融資者的最好機會,而融資者的利益最終要在投資者身上體現的,需要投資者去承接這些高價發行的新股,過往的高價發行導致了那些次新股股價的逐級下降,即便如此將發行價降低,最終也會抵擋不住的,今年中國股市IPO創下歷史新高,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年底的股市位置與年初相比,猶如墜下一個大臺階,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比較依據。
總之,今年的年關就這樣了,投資者布局好自己的資產,選一個來年的最佳入市點位,選股不如選時,時點很重要。確定一個不太高的盈利目標,達到這個目標即快速止盈,如果有超額利潤,那就將超額部分投入消費領域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