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的市場偏好集中于一處:大宗商品的上漲,今天這個偏好和走法,既有一定昨天的延續,也有一些新的事件出現,尤其是當我們看到金屬類大宗商品期貨集體走強的時候,不得不承認,社融數據的確有積極的影響,再疊加一些事件,就有可能帶來傳統行業的加速……
幾大指數略顯分化,主板相對強于雙創,但整體而言,今天可以用觸底反彈來形容,滬指漲0.28%,深成指跌0.15%,創業板跌0.31%,科創50跌0.13%,主板強則說明傳統行業強,指數漲跌屬于震蕩狀態,午后的格局發生了一些變化。
主觀的說,今天的市場狀態還是略顯弱勢的,因為行業漲跌的幅度都不大,對于今天的市場,我們認為有以下三大現象:
(資料圖)
首先,傳統行業領漲,既有昨天行情的延續,也有新的刺激,比如石油石化領漲,跟原油期貨上漲有關,再比如工業金屬上漲,明顯受益于海外事件的利好影響,因為銅的供應形勢趨緊,全球第二大銅礦因洪水而暫時停產,注意,數據顯示,這個礦是全球最大金礦和第二大銅礦,故而對于銅和金的價格可能存在影響,所以屬于事件利好帶來的上漲。
其次,“一號文件”出臺,但我們認為這是利好出盡,前期就已經提過了,每年的一二月份都有關于“一號文件”的預期炒作,但文件出臺之后,這個預期也就沒了,屬于利好出盡,所以,我們看到種植業、飼料等行業下跌,轉基因、糧食和農業種植等概念跌幅較大。
第三,電網設備出現加速上漲,這同樣是利好刺激所致,因為昨天有關于電力系統的消息,也就意味著電網設備今天的上漲,是因為利好消息的刺激……
這三大現象說明一個問題,市場存在典型的消息驅動邏輯,當消息驅動邏輯占據市場主要偏好的時候,就意味著市場是典型的交易性格局,交易型需求放大,則意味著博弈加大,市場往往會出現高拋低吸的走勢,這在當前的市場是合適的,原因很簡單,沒有新的趨勢性熱點出現。
什么叫沒有新的趨勢性熱點出現?春節回來之后已經兩周多的時間,市場其實只有一個熱點:人工智能,典型的題材概念有兩個,AIGC和chatGPT,三周不到的時間,核心概念股的漲幅少則30%,多則已經翻倍以上,但我們認為,第一波超短期的漲幅過大,會出現階段性的兌現需求,也就意味著超短期的熱點沒了,暫時也很難出現新的趨勢性熱點,所以,投機資金的博弈開始加速……
就行業而言,我們于本周看到了一些更主觀的偏好,存在一個明確的信號:似乎熱熔數據使得復蘇的成色和確定性增加了,看起來有更多的人變得樂觀起來,這當然是好事,至少可以從今天9140億的成交額看出來,市場的交易熱情是很不錯的,但是,也就意味著市場其實很活躍,至少比指數的漲跌更活躍。
回過頭來看看指數走勢,滬指分時圖震蕩明顯,既有早盤略微的沖高回落,也有午后的反轉,可惜沒能走出日內新高,但大中小的步調基本一致,從分時成交上看,幾乎可以用一句話形容,劇烈的多空博弈,不過,買盤的力量并不強,只能說拋壓在午后有所降低,這才使得多空博弈午后出現了非增量推動的反轉行情,不過也說明一點,滬指卻是有些拒絕下跌,所以反倒多了一絲震倉洗盤的可能。
創業板則是典型的高開低走,觸底反彈,高開后直線跳水,反彈后再度下挫,午后加速下挫,低位震蕩后一路反彈,首先,早盤的高開低走明顯是空頭占據上風,不能用多空博弈來形容,只能用空頭單邊發力來解釋,午后開盤走出日內新低,賣盤縮量密集,沒有放量,那么只需要賣盤縮量,就能出現反彈。
13.30分之后出現低位震蕩,賣盤開始縮量,14.06分之后震蕩反彈,并不是多頭的功勞,而是拋壓減輕的緣故,所以,如果滬指更多是震倉洗盤,那么創業板則有更明顯的兌現需求,這就意味著指數的狀態有分歧,事實上,如果看一下創業板的日線量價關系,只有一個結論,資金在調出……
相較而言,滬指則在節后第一周體現了資金調出的動作,這也是為何節后回來的行情中,滬指比創業板更穩定的原因,換句話講,我們認為滬指需要繼續震倉洗盤,不縮量也無妨,但此時想要放量加速的難度也很大,但創業板可能還有更明顯的兌現需求,尤其是權重,所以,回踩的概率更大。
年后回來的指數量價關系印證了機構調倉換股的事實,當然,今天的數據比指數漲跌更有說服力:
1、主力資金流出221億,13.35分之前流出近232億,后續低位震蕩并略有回流
2、外資凈買入近6億,深股通流出近2億,注意,外資13.28分之前流出超11億,隨后開始回流
僅僅這兩組數據,就能解釋指數為何在13.30分之前,一個震蕩,一個下跌,同時,也能說明資金調出的方向在哪里,至于14.06分之后的反彈,我們為什么說是拋壓減弱所致,這里也得到了證實,因為內資從13.35分之后就沒有流出了,而外資卻在14.06分之后加速回流,所以誰決定著指數的走向?顯然是內資,然而年后回來的內資一直是流出的,你品,你細品!
所以,就資金的狀態而言,內資已經不再持續大幅流入了,但內資的調倉換股還在加速進行,外資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將茅指數和寧組合推高了那么多,就算內資現在有錢,會抬轎子嗎?那么內資調出的方向是不是已經明牌了?內資調入的方向,是不是同樣明牌了?這么大的信號,難道不該重視?
基于這樣的狀態,以滬指舉例,內資有典型“邊撤邊打”的動作,撤的時候指數震蕩或者調整,打的時候指數上攻,所以超短期指數的走勢大概率走走停停,充分震倉洗盤,獲得足夠籌碼之后,方能加速上攻,周三是本周的分水嶺,下半周,滬指或將率先考驗1.30日的高點阻力,所以第三大信號出爐:進則加速,退則超短期的小雙頭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