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不再“蒙眼狂奔”

發布時間:2022-11-09 09:47:01  |  來源:中國汽車報  


【資料圖】

為健全車輛生產管理法治體系,全面落實車輛生產許可管理責任,10月28日,工信部發布了《道路機動車輛生產準入許可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從上一版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到如今升級為“管理條例”,《條例》不僅提升了管理文件的級別和效力,而且對于近幾年汽車行業的變化和新問題,都提出了針對性的管理意見和舉措。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智能網聯汽車提出了許多新的管理要求和標準,這將推動產業進入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避免在管理法規缺失的情況下繼續“蒙眼狂奔”。

近年來,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車聯網產業鏈初步成型,技術路徑和頂層規劃也相繼出臺。智能網聯汽車的蓬勃發展,正勢不可擋地引發汽車產業鏈的重構和市場格局的變革。然而,在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問題凸顯,平臺安全、隱私安全和責任劃分等都引發各界關注。可以說,智能網聯汽車的監管亟需進一步完善。如何協調、完善相關標準體系以推動產業市場化發展,如何加強監管保障產業安全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內外都非常關心的話題。

基于此,《條例》的發布非常關鍵,也十分必要。文件從生產準入這個源頭切入,對智能網聯汽車的生產企業提出了諸多要求,包括要符合功能安全、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相關標準;應當建立車輛產品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車聯網卡安全管理、軟件升級管理制度;在產品銷售、使用等過程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及重要數據,應當依法在境內存儲。因業務需要確需向境外提供的,應當通過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等有關部門組織的安全評估,并向相關部門報備。

這些都填補了此前準入制度中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空白。以軟件升級為例,《條例》要求,車輛進行軟件升級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流程,報主管部門備案;如果車輛軟件升級涉及到道路機動車輛產品安全、環保、節能等性能相關的,生產企業更需提前辦理產品準入許可變更。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中國主流智能汽車產品的OTA更新平均周期大約僅為兩周。盡管這給用戶帶來了新的功能體驗,但同時也出現了部分車企通過OTA升級偷偷改變車輛參數、甚至個別車企在未告知用戶情況下“鎖電”而引發的維權事件等問題。為整頓市場,工信部此前正式下發了《關于開展汽車軟件在線升級備案的通知》,而此次寫入《條例》中,更是為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條例》還明確提出了違反要求后的懲罰措施:如果未按照條例要求辦理相關變更,擅自升級與產品安全、節能、環保等技術性能相關車輛軟件,則會視情節輕重面臨主管部門對生產企業給予警告、責令停產整改、暫停受理其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許可申請、暫扣或者吊銷該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許可。

即便是作為新生事物的智能網聯汽車,也不應當在“法外之地”不受約束和監管。筆者相信,隨著《條例》以及其他配套監管文件的出臺,將搭建起適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管理體系,讓產品和企業受到合理且有效約束的同時,也為國內消費者和其他道路交通參與者提供更安全、更有保障、更放心的出行環境。施蕓蕓《中國汽車報》(2022-11-07 002版)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久久久午夜电影,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艳女tv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